近代瑞士文学是什么?

如题所述

由于瑞士使用四种语言,所以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学。因此,瑞士文学又分为瑞士法语文学、瑞士德语文学、瑞士意大利语言文学和瑞士雷托曼语文学。真正的瑞士德语文学是从12世纪开始。

18世纪欧洲思想史上的启蒙运动,在17世纪末的瑞士德语区已经初露锋芒,约翰内斯·格罗布(1643~1697)和贝阿特·路易·德·穆拉尔特(1665~1749)的作品,表达了对法国专制政治的批判,歌颂自然与个性发展。对18世纪瑞士德语文学发生过重要影响的,首先是苏黎世的约翰·雅科布·博德默(1698~1783)和约翰·雅科布·布赖丁格(1701~1776)。他们从1741年起同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戈特舍德进行的关于以哪一种外国文学为榜样的论争,影响了整个德国文学界。博德默于1727年组织了“瑞士祖国历史学会”,聚集了18世纪瑞士文学界、思想界的知名人士,如哲学家约翰·卡斯帕尔·拉瓦特(1741~1801),著名的启蒙教育家亨利希·佩斯塔洛奇(1746~1827),诗人、画家、出版家萨洛蒙·盖斯纳(1730~1788)等。

在启蒙运动时期的瑞士文学中,田园诗形式占重要地位,反映出瑞士市民阶级在封建专制统治下逃避现实的倾向。与此同时,瑞士“第一个平民作家”乌尔里希·布雷克(1735~1798)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描写了社会地位低下的受损害、受侮辱的人的生活经历。

从法国大革命胜利,瑞士专制主义政权的崩溃(1797~1798)到1848年,瑞士资产阶级的国家观念逐步形成。佩斯塔洛奇的民众教育小说和教育学著作,明显带有这种新国家观念的烙印,他的著作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戴维·赫斯(1770~1843)、乌尔里希·黑格纳(1759~1840)和约翰·马丁·乌斯特里(1763~1827)等人,继承博德默重视民俗学和倡导文化的传统,形成一个民族浪漫主义文学潮流,主要创作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歌。

近代瑞士德语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到耶雷米亚斯·戈特赫尔夫(1797~1854)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小说以细腻的笔调和精确的环境描写,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瑞士农民的生活遭遇,在表现心理崩溃与社会解体方面,达到了空前的尖锐程度。他的作品题材虽然始终局限于穷乡僻壤,却以其现实主义成就获得了普遍意义。而描写上升时期的市民阶级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腐败倾向的任务,是由戈特弗里德·凯勒(1819~1890)完成的。凯勒是有世界声誉的瑞士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与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瑞士人民的生活、心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1870年以后,凯勒成了最受读者欢迎的德语作家。

1850年以后,随着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1870至1871年以俾斯麦为首的带有封建色彩的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一股模仿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潮流。在瑞士文学史上地位仅仅次于凯勒的小说家是康拉特·斐迪南·迈耶(1825~1898)的文学创作,就带有这种特征。他的小说多描写历史题材,主人公多是身居高位的大人物,表现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流露了借古代英雄颂扬当代“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情绪。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重要作家卡尔·施皮特勒,也是一个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向往过去的作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发表政论《我们瑞士的立场》(1914),主张瑞士中立,以缓和德法之间的矛盾。此外以约翰娜·施皮里(1829~1901)为代表的描写瑞士恬静、优美的风光和山民的自然状态的生老病死的所谓“乡土文学”,同迅速工业化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