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鼎盛的佛教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衰落了?

如题所述

佛教起源于印度那边,正宗来说应该是起源于尼泊尔(当时的北印度)。本应是印度的国教,但是现状却是印度教是印度的本源,而起源更早,传播更广的佛教却以及被印度所抛弃了。还有佛教也谈不上在世界范围里面衰落,佛教主要也就在亚洲这边传播,在欧洲那边很快就被基督教给击败了。现在佛教最大的信徒主要还是在我国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在西亚则是伊斯兰教的地盘。

关于佛教在印度的没落,世界通史中记载,1192年古尔王朝入侵那烂陀寺,屠杀僧侣,焚烧寺庙,佛教赖以存在的人员和物质基础被破坏,印度佛教衰亡。同时在佛经中也有所提及到佛教已经到了末法时代。佛经之间相互矛盾,无法再给信徒以支持于寄托。所以印度教就应运而生,作为代替的存在。同时也是印度最早的,在印度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的发展与传承者。现在的印度教更‍‍像是婆罗门教与佛教的综合体。‍

在世界范围上面,佛教在印度作为文化输出之后,在欧洲那边反响平平,不足以造成什么。在亚洲这边,则是和伊斯兰教打的火热,导致佛教衰亡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伊斯兰教徒的大肆破坏寺庙导致的。

现在的佛教仍然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存在,且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我国,有着大量的信徒与寺庙的存在。与我国本源发展的道教同属于国内两大教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佛教是一种世界宗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由于发展困难慢慢衰落了。它在人类精神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佛教诞生以来,经过众多思想家和宗教学者的努力,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形成。佛教的出现对婆罗门教这一古代印度固有的主流文化造成了沉重打击,迫使它退出主流文化的地位。佛教一度成为印度的主流文化。佛教的对外传播对文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然而,在12世纪,佛教在印度消失了。现在印度佛教的痕迹主要保留在艺术和雕塑之间。佛教诞生于印度,但在输出佛教后,印度不再信仰佛教。为什么?佛教的诞生、成长和兴衰不是偶然或孤立的,也不是统治阶级某些成员的个人好恶。它是由当时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以及宗教内部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11世纪,穆斯林统治者的入侵对佛教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佛教基本上在印度消失了。根据佛教本身,寺院已经成为大封建领主。僧侣是腐败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无数的宝藏。他们的纪律松懈。修道院的要求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因此,他们被印度人民抛弃了。大乘佛教流行后,他们开始向寺庙捐钱以换取功德。


僧侣们不必每天出去乞求施舍。曾经刻苦修行的僧侣开始从各个方面觊觎安逸和对社会习俗的妥协。佛教的声誉受到了很大影响,公众站在离寺庙较远的地方表示尊重。佛教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相对平等的社会观,没有复杂的祭祀仪式。佛教的平等感曾经对下层百姓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2个回答  2018-01-28

这是一个我在头条问答的解答,现在搬运到这里。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8f9d72a6059252ddcc716cc3f9b033b5ab5b9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衰落了?其实这个提问早就有了很多答案,不过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佛教之所以衰落,不是因为所谓的末法时期。佛教有末法时期是佛教自己说的,但佛教之所以末法,不是由于佛祖的预言,因为任何宗教都会有末法,说佛教衰落是因为末法,等于没有说。这不是根本原因。好比,你问小王,你为什么考试成绩差?小明说,因为每个人都有考试不好的时候。这个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小明应该实事求是的说,因为我最近一段时期读书不认真,或者没有找到学习方法。

可以说,佛教的衰落,和所谓的末法时代没有关系。那么,佛教为什么会衰落呢?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佛教衰落的外在原因:

1,异教入侵。

从公元十世纪开始,不断有外部力量入侵印度,带来了新的生气勃勃的宗教。结局大家都知道,印度几乎所有的寺院都夷为平地,佛教在当地的势力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2,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被抑制。

具体来看,佛教不利于爱国主义,社会凝聚力,人口繁衍,财富的集聚;佛教破坏生产力,对科学技术有阻碍效果。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W.C.丹皮尔在巨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有精辟的分析:

印度对其他科学贡献贫乏,或许部分地是由于印度宗教的缘故。释迦把他的体系建立在博爱、知识和尊重理性和真理的基础上;这些教义虽然可能有利于科学,却被他的哲学的其他要素所中和。他的哲学强调人生的无常和空虚,断定只有毁灭自我和丧失个性,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圆满。这种不注意周围环境的心理态度往往足以遏制改进物质生活的愿望,而改进物质生活的愿望却往往注实用的科学知识进步的推动力。

3,被印度教同化,佛教的特色被印度教吸收,不再有独特的吸引力。

比如,以前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实际上是为了抬高刹帝利种姓的地位。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是讲究种姓贵贱的,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吸引了一部分印度人。后来,印度教也吸纳了佛教的思想,佛教就不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4,教派众多,教义自相矛盾。

详细请看任继愈的《中国佛教史》。佛教派别过多,教义根本不统一,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威经典。

5,科学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的世界观发生变化,因果报应被认为是无稽之谈,牵强附会。对死亡和灵魂的认识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对轮回予以了否认,人们越来越理性,动摇了唯心主义佛教的根基。

佛教衰落的内在原因:

佛教的兴盛是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兴盛而兴盛,在佛教的崛起过程中,来自封建地主阶段的支持是最关键的要素。佛教后来发展出了自己的寺院经济,也成为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末路,佛教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代表,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文/怀疑探索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24
再过几十年更加衰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