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朝的官吏回避制度很严格,那官和吏有着怎样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主要有三点区别:
1.   从身份上讲,官是上等人,是人民为他服务的;而吏则是下等人,是为官服务的。“吏”虽然在官府里承担着执法工作,却仍然是百姓,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中,吏相对于官而言是明确无误的下等人。

平民百姓们遇事相求时,习惯上尊称外郎、孔目们为“外郎哥哥”,“孔目哥哥”,按例不跪,而进了衙门遇到官,必须尊称“大人”、“老爷”,必须下跪。吏见官时虽然不必每次下跪,但官是可以斥令吏跪下讲话的。

虽然同样在衙门里办事,官与吏之间实际上等同于官和民的关系。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吏”是做事的。
2.  工作性质的不同。当官的职责是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治理辖区。而吏的任务则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顶头上司服务。

3.最终归宿不同。过去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是三年一任,清代地方官平均一任只在一年半左右。而吏则不同,阮葵生在《茶余客话·论吏道》中说“吏则土著世守”。官是外来的,吏是本地的,官板凳没坐热就走了,而吏则要一辈子都在这个地方。

拓展资料:

“官”是科举正途出身、多为胸怀天下之人,“官”的出现,应该始于汉武帝感到国中人才匮乏,而下诏举贤良。著名的董仲舒、公孙弘等可以算作真正意义上国家选拔的第一批“官员”。他们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古代中国由此开启了“官治天下”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在古代官和吏的区分是非常严格的,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官吏“指的其实是两种人。

一、官和吏的区别:

1、身份上:

官:上等身份,他享受人民的服务。官是正职,即长官,有品级(一品、二品、三品等),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因此官都是“国家干部”。

吏:下等身份,服务于官员,虽然在衙门里做事,但还是相当于百姓。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招聘,因此吏只能算作官府中的“服役人员“。

2、事业晋升上:

官:都是进士、翰林出身,学识好,只要是在任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一般三年一次考核,都能得到官职的提升。

吏: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只能不断地加强自身技能,为官员服务,以求得到赏识。

3、工作上:

官:官管辖治理一方百姓,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对比与今日,官更像是政治家,他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

吏:吏的任务则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的”官员“服务,帮助官员出谋划策,落实官员提出的政策。对比于今日,吏则是技术专家,通过自己的技术经验将上司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

4、工作稳定性:

官:官是三年一任,清代地方官平均一任只在一年半左右。官员是外来的,等到任期已满,就要调职去另外的地方做官,这也防止了官员鱼肉百姓的情况发生。

吏:吏是本地的人,熟悉当地的风俗人情,可以为新上任官员提供帮助,只要能得到官员的认可,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第2个回答  2019-10-09

古代官与吏的区别:

    最先“吏”说的是管理具体业务的人,类似于现在的事务官。到了两汉时期,“官”特指某一机关的最高长官,“吏”指的是某一机关里的属官。此时,“官”与“吏”的出身,并没有太大区别。三公九卿由“吏”出身,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一直发展到宋代,官、吏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到了明代,“官”与“吏”的差异就突显出来了。“吏”指的是各大衙门里,那些处理文书、送件的办事员。明成祖时期,朝廷规定,“吏”不能当御史,不准参加科考。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吏”的前途。久而久之,“官”和“吏”就区分开了。“官”成了人人仰慕的对象,而“吏”则被人看不起。所以选择当“吏”的人,多半是科考无望的落第秀才或身份卑贱者。

    尽管明清时期,“吏”的地位极其低下,但他们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却相当的大。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师爷。清末光绪年间,有人这样说:“一切事情到了胥吏手里,铨选则可疾可迟,处分则可轻可重,财赋则可侵可化,典礼则可举可废,人命则可出可入,讼狱则可大可小,工程则可增可减”,而这七项几乎是中国古代衙门的日常事务。由此可知,吏的影响力之不一般。

第3个回答  2019-12-06
清朝的官和吏是两种不同的选拔制度,官是科举考试后选拔出来的官员,吏就是征召的普通的百姓,因此他们的待遇都是不一样的,吏永远不可能成为官员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09
领导岗位与非领导岗位的区别,要是官也得有等级。如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其他的有编制没级的就是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