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书院教育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宋代的书院教育的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师生眼界开阔;书院聚四方之俊秀,非仅取才于一域。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师“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师生关系融洽。

宋代为古代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产物。归纳出其中几点重要的原因:

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书院的产生是必然,填补了官学的空白;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的影响;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书院的各种教学活动及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



扩展资料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

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

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代书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在南宋先后三次由官府增置学田。第一次在淳熙七年(1180年),始置学田870亩;第二次在淳熙十年(1183年),置办700亩;第三次在嘉定十四年(1221年),置办学田300亩。书院总共拥有学田1870亩。岳麓书院在绍熙五年(1194年),官府一次就拨给学田50顷,书院学生日给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北宋的书院除了山长之外,其他教学管理辅助人员的设置很少。南宋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书院内部设施的日益增多,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设置也相应增加。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例如朱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书院讲《易经》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士都来听讲。白鹿洞书院后来还拨出一笔专款,用来接待四方来求学的人,并有专人负责招待。

扩展资料

宋代书院历史: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

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1
一是书院提倡日常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崇尚学术争鸣。这不仅深化了日常教学内容,同时也推动了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流与传播。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最好的佐证。1175年,代表不同学术观点的朱熹、陆九渊等人相逢于江西鹅湖,交流学术观点。陆九渊讽刺朱学“支离”.致使“元晦失色”;朱熹则反驳陆学不重读书的“发明本心”,有流入“空虚”之嫌。双方观点虽极不相同,但并不影响两人的学术友谊。此后,双方交往如故。后来,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后还曾经主动邀请陆九渊上山讲学,陆九渊则欣然前往。陆九渊的演讲题目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于他所讲内容言辞恳切,语言生动,切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少学生被感动得当场流泪。朱熹对此番演讲也颇为赞赏,特意把陆九渊这一演讲内容刻石留念。
其二是,书院学生自修为主,教师答疑为辅,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由于书院大多都有藏书楼,所以,学生在自修时有足够的参考文献。书院学生在自修的同时也从事学术研究,完成的论文或著述由书院负责出资刻印。书院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的职业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制度。
第3个回答  2017-06-28
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6-23
  1、程朱理学产生并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
  2、基本教材是“四书五经”。
  3、书院盛行,有六大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