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芬兰这个小国为何能够遏制苏联,使其失去吞并自己的野心?

如题所述

主要是因为苏联在刚开始时的时候并没有把芬兰放在眼里,可以说是苏联自己轻敌导致了芬兰能够有效遏制苏联。当然也是由于芬兰他的地形非常不利于苏联军队进行作战,并且苏联军队对于芬兰国内的领土地形并不了解。也使得苏联对芬兰的进攻受到了阻碍。再加上由于当时德国的原因,使得苏联并没有经历对付芬兰。所以芬兰才会趁机把自己的领土夺回来。

当时的芬兰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家,他并没有太多的军事力量。然而苏联它的军事力量非常的庞大,它并没有把芬兰放在眼里。这时的芬兰军队果断的选择了骚扰的政策,开始利用熟稔的地形和天气,在丛林中利用滑雪板对苏军进行突袭。而且是分开进行的突袭,他们会突然地出现在苏军营地里,在扫射一阵之后又会很快的消失在雪原之中。但是这种方式使得苏联非常的不习惯。

而且当时芬兰也借助着德国的力量夺回了自己的领土。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参加战争,只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了中立地位。这也使得他并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进攻,因为在当时入侵一个中立国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得到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谴责。所以说这时的苏联也并没有任何的理由来进攻芬兰。

当然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如果选择随意进攻一个国家的话,也会使得这种行为遭到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更重要的是苏联在随后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使得苏联解体,并没有任何的能力来进行武力方面的争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6
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芬兰之所以能够独立是因为二战胜利国讨价还价的结果,也就是说是苏联允许它存在。
苏芬战争打了二回,1939年苏联是惨胜,也是像袁腾飞这样公知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苏联战略目标还是达到了,芬兰割地赔款。
第二次苏芬战争在1943年,这时候苏联红军已经是百战雄狮,二个月就让芬兰缴械投降,签订终战协议,芬兰境内所有军事基地及港口由苏联红军控制,作为对德作战基地。
芬兰战后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在苏德战争期间表现比较明智,没有越境夹击列宁格勒; 其次是战后大国博弈的结果,还有就是芬兰民族国家已经形成,同化成本太高。
简而言之,芬兰不可能与苏联相提并论,即使如今,俄罗斯相对弱小,芬兰也不敢加入北约,像波罗的海三个二货国家还有波兰,迟早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俄罗斯再次崛起的话。
第2个回答  2019-09-15
苏联在1939年的11月30日对芬兰发动了进攻,苏联的军队跨越了边境,并派出了五十万人口的军队。要知道苏联的常备军队有几百万,而芬兰的总人口才三百多万,常备军队更是只有三万,就算把后备部队能用的全都用上,也只有二十万而已。而且当时芬兰还包括十万的妇女队伍,再加上落后的军事装备。
双方军队数量的不对等给了苏联一种错觉,那就是拿下芬兰这个小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据资料显示,当时的芬兰只有十辆比较现代的轻战车,但也只是二十世纪初前后的轻炮而已,根本比不上苏联先进的各种重型武器。
芬兰的军队在一开始对上苏联军队时,是比较惊慌的,但是在进行了几天的侦查之后,他们发现了苏军对于地形环境的生疏和不便。
这时的芬兰军队果断的选择了骚扰的政策,开始利用熟稔的地形和天气,在丛林中利用滑雪板对苏军进行突袭。而且是分开进行的突袭,他们会突然地出现在苏军营地里,在扫射一阵之后又会很快的消失在雪原之中。
芬兰军队的这些突击者很多都是职业的猎人,他们穿着伪装服的时候是连动物都察觉不到的存在,而且他们射击非常精准,几乎不会打空。
在苏芬战争后,芬兰还借着德国的势夺回了自己的领土,不过他们并没有参与其他战争,只是参与了夺回自己领土主权的战争,他们最终还是保持自己的中立地位直到二战结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19
二战时期,芬兰这个小国能够遏制苏联,主要还是因为苏联没有将该小国放在眼里,轻敌了。
第4个回答  2019-09-18
因为苏联本来就不想吞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