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芬兰,为什么会被推到了红色阵营里?

如题所述

在二战后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芬兰成为了红色阵营里边的一份子,主要是因为芬兰站错了队,更多的说是因为芬兰自己的选择导致了它成为了红色阵营里面的一份子。
















芬兰的前身其实是瑞典的一部分,因为被沙俄打怕了,然后沙皇对瑞典百分之三十的领土建立芬兰大公,国那沙皇他当时就成为了这个芬兰大公国的大公。而当时的苏联,因为内忧外患,所以放弃了很多主张,并且同意了高加索波兰还有芬兰这些国家的独立的要求,所以这样子当时芬兰也就这样子正式成立了。

芬兰成立以后,在当时是和苏联相反方向的社会国家性质,所以当时虽然它选择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芬兰在收回自己的土地的后,在二战的时候,虽然芬兰收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又去投靠了当时的德国,那因为苏联和德国他们在较量的时候,苏联取得了胜利,那苏联红军又进入了芬兰,那这样子芬兰在面临苏联的强势的压迫下在美国英国这些人的控制下,虽然说没有建立红色的军权政权,或者是成为苏联的领土,但是苏联和芬兰还是在1948年的时候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所以也就是这一个条约将芬兰从资本国家的阵营将它推到了苏联红色政权的怀抱里面。因为这个条约是,一方不能加入反对另一方的联合体,那也就是说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虽然芬兰就不能加入反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就是因为这一个条约让当时的芬兰就被迫投入了红色阵营里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当红军打败白军将俄罗斯苏维埃政权脱变成了“苏联”之后。苏联人出于本国现实利益,对让芬兰人独立这事后悔了,当时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反苏联势力积极武装芬兰,使其成为自身遏制苏联的桥头堡。
第2个回答  2019-11-24
芬兰原是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一度站在了德国阵营,但二战苏联大胜,芬兰失去了靠山一溃千里,与苏联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第3个回答  2019-11-24
是《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将芬兰从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中推到了苏联红色政权里。
第4个回答  2019-11-24
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利益,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简单的税收榨取,第二个不对等贸易,第三个是对宗主国资本和企业的,市场和投资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