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路面上撒水之后,摩擦力反而增大了

原本较光滑的地面上,用弹簧秤拉动木板,所需要的最大静摩擦力是2.2N,滑动摩擦是1.4N
但在地面上洒上水之后,最大静摩擦变成了3.8N,滑动摩擦3.6N
反而增大了
地面为无花纹,非磨砂材质的地砖
我想问下,为什么水反而增大了摩擦
而加水之后的最大静摩擦与滑动摩擦间的差值明显比之前的要小,这个又是为什么
然后我们老师貌似说什么水不能作为润滑剂是因为它跟油的分子结构及表面张力间的关系
嗯,貌似就这么多了,多谢

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水有表面张力,本身有一定的粘性,微观表现在水分子间有吸引力,深入木板的水分子和地面上的水分子之间会有吸引力的作用,从而使地面和木板间的压力增大,使摩擦力增大。
二是水分子渗入木板后会将木板和地面接触部分密封,使空气无法进入两者间的空隙,这样作用于木板上表面的大气压也会使木板和地面间的压力增大,从而摩擦力也增大了。
这个问题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的,但是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08
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水有表面张力,本身有一定的粘性,微观表现在水分子间有吸引力,深入木板的水分子和地面上的水分子之间会有吸引力的作用,从而使地面和木板间的压力增大,使摩擦力增大。
二是水分子渗入木板后会将木板和地面接触部分密封,使空气无法进入两者间的空隙,这样作用于木板上表面的大气压也会使木板和地面间的压力增大,从而摩擦力也增大了。
这个问题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的,但是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第2个回答  2008-03-16
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材质问题,第一点是分子见作用力,产生的效果就是所谓的粘滞,第二个是材质问题,现在有很多看法,1.凹凸啮合说.是从15世纪至18世纪,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啮合说认为摩擦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两个物体接触挤压时,接触面上很多凹凸部分就相互啮合.如果一个物体沿接触面滑动,两个接触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产生断裂、摩损,就形成了对运动的阻碍.
2.粘附说.这是继凹凸啮合说之后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德萨左利厄斯于1734年提出,他认为两个表面抛得很光的金属,摩擦会增大,可以用两个物体的表面充分接触时它们的分子引力将增大来解释.
上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摩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上世纪中期,诞生了新的摩擦粘附论。新的摩擦粘附论认为,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无论做得多么光滑,从原子尺度看还是粗糙的,有许多微小的凸起,把这样的两个表面放在一起,微凸起的顶部发生接触,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触面间有10-8 m或更大的间隙.这样,接触的微凸起的顶部承受了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很小,微凸起的顶部发生弹性形变;如果法向压力较大,超过某一数值(每个凸起上约千分之几牛顿),超过材料的弹性限度,微凸起的顶部便发生塑性形变,被压成平顶,这时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变小到分子(原子)引力发生作用的范围,于是,两个紧压着的接触面上产生了原子性粘合.这时要使两个彼比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必须对其中的一个表面施加一个切向力,来克服分子(原子)间的引力,剪断实际接触区生成的接点,这就产生了摩擦。人们通过不断实验和分析计算,发现上述两种理论提出的机理都能产生摩擦,其中粘附理论提出的机理比啮合理论更普遍.但在不同的材料上,两种机理的表现有所偏向:对金属材料,产生的摩擦以粘附作用为主,而对木材,产生的摩擦以啮合作用为主.实际上,关于摩擦力的本质,目前尚未有定论,仍在深入探讨之中。所以在你这种情况下水分子并不是做润滑剂,而是变相的减少了两物体分子间的距离,就是水分子填补了空隙,水分子分别与两物体的分子产生作用力,最终导致摩擦力增大。
第3个回答  2015-05-31
这要看什么路面,撒了多少水。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路面存在一些干细砂,车轮容易打滑,少撒一些水后,车轮不易打滑,静摩擦力增加。

但是如果路面上泥土较多,撒水较多,路面形成泥浆,此时车轮容易打滑,静摩擦力减小。
第4个回答  2008-03-16
不是很明白,不敢妄下定论,别误导你。
还是到专业的网站去看看吧,
到这个贴吧去问问也行,也许得到正确答案的几率大点。http://tieba.baidu.com/f?kw=%C4%A6%B2%C1%C1%A6

其他的仅供参考:
因为分子间的空隙小了;
静摩擦力(运动趋势)变小

水的粘滞力,比如数钱时手可以沾点水,这样可以更容易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