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与好莱坞传统歌舞剧的异同

如题所述

  《芝加哥》的故事很适合演绎成歌舞作品,有上个世纪20年代芝加哥的浮华气氛和爵士乐为背景,有两位能歌善舞的女主人公。在同样因为涉嫌谋杀被关进大牢的时候,这两个女人各自利用案情大做文章,一面争夺报纸头版头条,一面争夺她们那位英俊代理律师的青睐。虽然男主角的主题歌叫做《他只在乎爱》,但是跟《音乐之声》、《红磨坊》们不同,《芝加哥》的主题根本与爱无关,而是虚荣、欲望与嫉妒,“不能声名显赫,也得声名狼藉”。

  百老汇抢先一步将故事搬上了音乐剧舞台,然后才有了音乐电影。至于歌舞出色、演员表现优异更不算特殊,它们只能令《芝加哥》成为“又一部好的音乐电影”。《芝加哥》真正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音乐剧舞台表演的精华。

  虽然从音乐剧到电影的转换已有许多先例,但是由于天赋差异,两种形式通常都固守着自己的领地与作风。一方面电影没有音乐剧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当你到百老汇那惟一一家上演《芝加哥》的剧院观赏时,他们此刻就为你而演出,观众的这种优越感不可能从电影里得到;另一方面由于并非“即时”,电影可以利用拍摄技术反复加工,追求音乐剧无法实现的各种复杂效果,特别是带给观众立体的感受,从而跟舞台表演拉开差距,连歌舞都要插进原本看起来比较真实的情节和场景中去。电影版《芝加哥》的路线比较特别,它努力在做音乐剧做不到的事:非歌舞环节看起来跟大多数剧情片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又把最“舞台”的元素限制于舞台。看过音乐剧的人可以发现,电影甚至加强了某些歌舞场面的“舞台化”,比如作为重要配角的监狱“大姐大”出场时,画面就在富有真实感的监狱场景和一段花枝招展的歌舞中来回切换,歌舞部分比音乐剧中的对应情节还要夸张得多。

  《芝加哥》的人物不会在现实中突然陷入歌舞中去,跟音乐电影通常给人的印象不太一样,这也无关紧要。反正上一部广受欢迎的歌舞片已经是1/4个世纪之前的事情,原有的路线走到现在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如今《芝加哥》的做法已经可以宣告成功,人们爱死了直接移植到电影里的舞台表演,仿佛刚刚发现原来不用勉强融合舞台与电影的方式,剧中人也需要让幻想跟现实拉开距离。这不是电影受到奥斯卡垂青的惟一因素,但现在可以说,它至少作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获得了肯定。

参考资料:http://club.yule.sohu.com/r-dvd-88467-0-2-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