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仕途失意的诗句

如题所述

在唐诗300首当中,杜甫的作品是最多的。他的这些诗歌,很多都是在描写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内心世界。

不过在这些诗篇当中,有的还描写了杜甫自己的生活。比如那句著名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就是写朋友即将到来的时候,杜甫在忙着收拾屋子的情况。

在唐诗300首当中还有一首杜甫的古诗,可以说是最百无聊赖的七律诗作,写出来的是诗圣杜甫失意的人生。且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这首古诗题目是《宿府》,所描写的内容很简单,其实就是写的杜甫在严武幕府任参谋这个职位当中的一些经历。杜甫在严武幕府担任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然后直到夜里才能下班。而杜甫的家距离此地很远,所以就只能在幕府当中留宿。这首诗就是写的杜甫留宿幕府当中的所思所想。

前两句写的是杜甫的处境。“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先是写秋天的梧桐在风中飘摇这样一种苍凉的景象,然后衬托出蜡烛残光当中的杜甫形象。短短的两句古诗就已经奠定了这首诗的苍凉,悲凉的基调,也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处境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后面两句“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写的是杜甫当时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月色之美。杜甫听到长夜里的号角,好像在自言自语。透过窗户看到天外的月亮非常的皎洁光华,但是却没有人和他一同欣赏。

而这两句古诗也能把杜甫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四处一片寂静,杜甫独自一人依在墙角听到长角的声音,独自来望月。这种夜不能寐的人物形象,衬托出了一种悲凉的境界,也暗示了杜甫本身的境遇和苍凉失意的人生。

接下来的颈联“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写的是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光阴荏苒,到哪里去寻觅亲人的音信呢。关塞一片萧条,我很难去找到回到故乡的路了。本来诗人就远离家乡而且独自在这幕府当中,长夜不眠,仰望天上的月亮思念故乡和亲人不免心事重重。

最后两句“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写的是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叹。我已经忍受了多年的飘零,如今住在幕府当中也不过是勉强栖身而已。

对于杜甫来说,一生渴望自己像诸葛亮那样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但是却总也得不到重视,没有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现在自己年老来到了幕府当中,思念亲人,思念故乡,而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当中,“风急”尽显肃杀之气,“天高”体现个人的渺小,“猿啸哀”使人顿然生出悲凉之意,“鸟飞回”又营造出一种凄凉氛围。

而颔联二句,“落木萧萧”彰显秋天的萧瑟与零落,更让人联想到诗人生命的凋零;长江滚滚而来,威严与冷峻感给这个千疮百孔的老人带来了伤害。“无边”和“不尽”两个修饰语,在延伸空间的同时,把悲伤的情绪也扩大化了。

前两联所写的景物都是意象,意象的组合运用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意境,我们感受到的萧瑟与肃杀氛围便是一种意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内在特质是抒情,“诗缘情而绮靡”,情感的真挚与深厚体现了诗歌对情感质量的追求。而情景交融是意境创作的表现特征,意象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情感具象化,可以传达,可以感受。那么诗人着力描绘了这么一派悲凉秋景,他内心藏着何种深沉的心绪呢?

《登高》作于杜甫流寓夔州之时,正处于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晚年。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便可以看出杜甫的现状。

“万里”说明杜甫此时远离家乡,“悲秋”点明是在给人肃杀之感的秋季,“作客”说明正漂泊异乡,而“百年”指的是人生行至暮年,“多病”交代身体状况上是百病缠身,“台”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独登台”着重强调杜甫此时身边无一亲朋好友。

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一般是在家乡同亲人一起登高,共同祈求长寿。但是杜甫在异乡一个人拖着孱弱的身子登高远眺,这样的一幅场景传达出来的是无尽的悲凉与飘零感。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艰难”二字,于个人来说,是晚年不得志,多愁多病身;于国家而言,就是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

曾经的杜甫也是一个雄赳赳气昂昂地登上泰山,然后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语的少年,当时的他志存高远,渴望为大唐盛世尽心效力。但是经历了长安十年的宦海沉浮,他却因李林甫专权而难以跻身仕途,政治失意,仕途不顺,后来即使不断向权贵干谒投诗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落得个“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下场。

而在个人不得志的同时,唐王朝又遭受了安史之乱的祸端,突如其来的祸患给国家和百姓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虽然作此诗时已经是安史之乱结束的第四年,但是国家依旧一片混乱,百姓民不聊生。

面对江河愈下的大唐王朝,杜甫的现状是步入晚年,自己身体每况愈下,生活上又穷困潦倒,只能通过喝酒聊以自慰,却再也不能为国家为人民尽心效力了。

所以在这首诗中,通过景物描写以及个人独白,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垂垂暮年依然关心国家安危、百姓生活状况的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无力报国境遇的悲戚。

《登高》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杜甫将秋天特有的景色与自己内心的委婉惆怅交铸在一起,焦灼的情绪找到自然景物作为外化表现形式,一景一情,同样令人心伤。
第2个回答  2020-10-16
1,杜甫政治才能如何,为何不见用。

很简单,诗词水准≠忧患意识≠政治才能。搞清楚这一点,杜甫政治才能如何,差不多就可以知道了。最有名的一个论据,《旧唐书》:“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就是说,杜甫虽然有忧患意识,有致君尧舜上之心,但是本身的才能并没有多高,高而不切,放旷不自检,这种话算是比较重的话,换句话就是夸夸其谈,但是实际办事儿的能力不高。但是其能力总因为他的忧国忧民和诗写得好被想当然。

而至于为何不见用,时代原因,兵荒马乱,本身就扭曲了正常的仕途轨迹,长安沦陷期间谈什么见用。后来为房琯进言,葬送政治生命,更不算什么明智之举。房琯此人志大才疏,杜甫说起来很相类。

2,杜甫诗为何生前不如李白出名。

引述《唐诗百话》的论述,杜甫生前确实不如李白出名: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诗人。他们的诗,数量既多,又有独特的风格。李白树立了浪漫主义风格,杜甫树立了现实主义风格。在文学史上,他们是齐名的大诗人。但是,在当时,杜甫的声望却没有李白高。李白于开元末年到长安,得到贺知章的吹嘘,玉真公主的提拔,玄宗皇帝的赏识,很快就供奉翰林,成为煊赫一时的宫廷诗人,每一篇新诗,都传诵天下。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于开元二十三年进士落第后,漫游伊、洛、齐、赵,至天宝五年才回到长安。这时,李白已失宠于玄宗,被放出官廷,开始其漫游生活。杜甫在长安六七年,默默无闻。后来,由于进呈《三大礼赋》、《封西岳赋》,歌颂了玄宗皇帝的几次大典礼,才得授官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明年就发生安禄山之乱,从此在兵慌马乱中过了三年狼狈生活,此后便回到成都。

他的诗篇,主要是记录安史之乱一段时期的个人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野的现实。在安史之乱以前,他的诗作不多,或者是留存不多。在开元、天宝年间,人们只知道李白,而不知道杜甫。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收开元二年(公元七一四年)至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间二十四位著名诗人的诗二百三十四首,其中有李白的诗十三首,而没有杜甫的诗。可知在开元、天宝年间,杜甫虽身在长安、洛阳,他的诗还没有得名。回到成都以后,诗越写越好,但是因为远离了文艺中心的长安,也还是不很著名。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收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年)至大历末年(公元七七九年)二十六位著名诗人的诗一百三十二首,也还是没有杜甫。由此可知杜甫与李白在当时并非齐名。一直要到元稹作杜甫的墓志铭,才极力推崇杜甫,以为非李白所能及。韩愈作诗,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之句,从此以后,论诗者才以李、杜并称。元稹的扬杜抑李,使后代的文学批评家提出了“李、杜优劣论”的问题,对于李、杜二人诗篇的谁优谁劣,历代以来,有过不少论辩。

第一,杜甫的路数是反盛唐的,他的路数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承认,而要到晚一些才被推崇。其次,杜甫写诗最好的年头,远离当时的文艺中心,这客观阻碍了他的出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