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1-04-08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冷战时期最严重正面对抗事件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苏联为了扳回一城,而在古巴部署导弹。
这是冷战期间苏美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苏美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苏联与美国的相互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险些酿成热核战争,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
1959年1月1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国。宣告这一胜利的是领导人民革命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当时这位领袖人物年仅32岁。
古巴导弹危机
新政权成立初期,美国同古巴的关系还比较好。2月,卡斯特罗出任总理,4月访问美国,还受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热烈欢迎。巴蒂斯塔是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傀儡,美国政府欢迎卡斯特罗,并不是赞赏反对独裁统治,而是企图把古巴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巩固它在拉美的统治基础。
无论是卡斯特罗还是他的战友,本来不仅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联系,而且甚至对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学说尚无基本的认识。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24日上午,人类世界最接近核战的时刻
1959年6月,古巴新政府的领导成员发生很大变动,政府重要部门绝大多数被主张实行激进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国政府担心古巴高层的变动引起整个拉美地区的失控,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于是就对古巴新政权产生了不满,导致了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日益恶化。
1961年1月5日,美国突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企图通过卡断经济命脉来逼迫古巴就范。
猪湾事件
1961年4月15日,在美国的策划下,古巴流亡分子驾驶B-26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了两天的轰炸,1000多名雇佣军登上古巴猪湾,妄图入侵古巴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罗政府。72小时之内,流亡政府军即被击退。之后美国政府继续对古巴施加压力,采取敌视古巴的政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8
珍惜和平,远离战争,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同时也是一战和二战带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第1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到1918年11月,虽然只有短短4年的时间,但是造成了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而第2次世界大战更是惨烈,直接死于战争上的人大约有7000多万,当然这还不包括一些是因为战争,而影响到其他因素所造成人员死亡。所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受到巨大的创伤,也终于明白解决矛盾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
但是有一些国家在面对领土争端或者其他问题上,就涉及到一定的心理博弈,谁都不希望自己吃亏,但是谁也不愿意开第1枪承担战争中主要责任,所以就会采取必要的行动,让对方尽可能退让,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也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毕竟现在如果发动战争,很有可能会演变为热核战争,全世界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整个地球。但其实在人类历史上还真差一点出现第3次世界大战,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13天,但是却因为一封密信而改变。
美苏展开争霸,古巴成为关键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绝大数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大部分国家都进入到休养生息的时期,但是这个时候两个超级大国开始展开博弈。美国企图领导世界,而苏联在对抗德国法西斯的时候出力很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所以它也希望分一杯羹,两个国家展开漫长的冷战,涉及到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而最剑拔弩张的时刻,苏联的核鱼雷差一点就打向美国,这就要从古巴导弹危机说起。
古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其实古巴在很长一段时期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甚至都不知道共产主义是什么。而古巴这个岛屿最早的发现得益于哥伦布航海,而这个地方也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长达400年之久,但是1940年美西战争爆发,以西班牙的失败而告终,所以这个地方一定意义上被美国控制,而美国在这里扶持了傀儡政权。
但是1956年一位叫卡斯特罗的人,以建立古巴人的古巴为口号反抗傀儡政府,引起很多人反响,最终成功推翻傀儡政府。但是这个时候卡斯特罗还是心向美国,企图得到美国的帮助,可是随着卡斯特罗加紧国家的改革,美国方面也意识到危机,认为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影响自己在拉美地区的地位,所以暗地扶持傀儡政府。在这个关键的时期,苏联的克格勃横插一脚。
这个时候苏联方面是赫鲁晓夫当政,因为美国在土耳其部署核武器,他也意识到一定要给美国同样的还击。
第3个回答 2021-04-09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社会连接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个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对于近现代历史的分析,我认为绝不能孤立的去看,需要放眼全球,聚焦世界,形成一个整体进行比较思考。
核武器,自被发明创造以来,只有一次被运用到实战中,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被核武器打击过,但是在历史上有那么13天,人类面临着两个超级大国的直接核对抗,可谓是人类生死存亡的惊魂13天!
在这13天内,世界的目光都被牵引而来,据史料记载,在当时有位夫妇甚至为此都躲入到地下防空洞中,由于这期间收音机损坏,两人以为世界核大战爆发,地面已经全是核辐射。于是这对夫妇足足在地下躲了一年,才因为食物短缺,小心翼翼的出来生活。
由此可见,当时的局势是多么的紧张,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世界各国的上空,人类首次如此清晰的面对自己的灭亡危机。毫无疑问,这一场战争一旦爆发开来,将会是两大阵营的全面战争,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将会被波及,美国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肯定会使用核武器进行对轰式进攻,谁也不知道美苏两国掌握多少核武器,陷入战争状态下的美苏两国又能生产多少核武器,没人知道!人类能否在这一场核大战中幸存下来,都将是一个未知数。幸存下来的人类,将面临的将会是一个满目疮痍,无尽荒凉的世界!
原子弹爆炸
幸好,这一场大战最终并没有爆发。
那么,在这一场危机爆发时,中国又在干什么呢?
01 危机前夜:美苏冷战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一场危机的爆发的前因后果。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实验,核武器宣告诞生于人类社会。
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美苏冷战开始。
1949年8月29日哈萨克草原上一声巨响,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成为第二个有核国家。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组成的北约集团对阵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成的华约集团,双方在世界地图上争锋相对,寸土不让。每增加一个盟友便意味着减少一个潜在的敌人,一方势力范围的扩张必定会刺激另外一方。
这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也就是冷战思维。
美苏冷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被瓜分成了民主德国(苏联占领区)和联邦德国(美英法占领区),首都柏林同样被分为东西两部分。
1958年,巩固了自身在苏联的领导权利后的赫鲁晓夫要求西方势力必须全部撤出西柏林。
1961年8月13日,为阻止苏联内部人员西逃,柏林墙开始修建,赫鲁晓夫仍然继续施压,要求西方军事力量必须撤出西柏林。
1962年3月,美国在土耳其的朱庇特导弹部署完成,更是严重刺激到苏联。
此时的苏联,拥有的中程、中远程导弹和航程更短的可携带核弹的轰炸机,可以直接威胁到西欧国家,但是无法打击美国本土,缺少对美国本土的有效打击力量。而同期得美国,拥有至少180枚洲际导弹,12艘北极星弹道导弹潜艇,部署在欧亚各地和美国本土的630架轰炸机。美国还在其盟国英国、意大利、土耳其部署了雷神、朱庇特等各式中远程弹道导弹。
美国具备对苏联本土进行全面核打击的的优势,而苏联在这场核竞争中处于下风。赫鲁晓夫决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