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准直法测焦距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测量方法图示如下:

凸透镜L1将物A发出的光成像于像屏N,将待测凹透镜L2置于Ll与像屏N之间,当移动L2并使其光心到屏N之间距等于凹透镜L2的焦距时,光线经L2后将成为平行光束,这时,若在L2与N之间放一平面镜M,这束平行光被M反射,将在物平面上成一与物A等大倒立的实像。

因此,只要测量L2与N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凹透镜L2的焦距。即:f=L2N

当发光点(物)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为一束平行光,若与光抽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扩展资料:

实验器材:

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2、物屏P:SZ-14

3、凸透镜L:f=190mm(f=150mm)

4、二维调整架:SZ-07(或透镜架SZ-08)

5、平面反射镜M

6、通用底座:SZ-04

7、二维底座:SZ-0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准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