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吃什么药

如题所述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高血压的治疗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血压病人基本都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但降压药会耐药吗?什么时候降压药可以掰着吃呢?不少病人都很困惑。

高血压病人基本都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而且是每天定时服用,不能等血压高了才吃。但降压药会耐药吗?什么时候降压药可以掰着吃呢?不少病人都很困惑。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高血压的治疗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血压达标只是解除了“近忧”,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才是医学专家们最关注的方向。
降压药物的选择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高血压的治疗通常是在对各个病例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相关脏器受损程度等作出综合评价后再进行。因此,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处方去服药,不得随便换药或者停用药。此外,关于降压药,以下几个问题也需要注意。

1. 哪种降压药降压作用最强?
从整个人群角度而言,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与 β 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相似,所以不存在谁比谁更强的问题。然而具体到每个人,不同药物的降压作用可能有明显不同。每个个体之间对于降压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明显差异,不要看到别人用某药效果很好也跟着用,服药前应该询问医生,谨遵医嘱。

2. 一种降压药能使血压降低多少?
药物的降压幅度主要取决于当前的血压高低。
例如,A现在的血压是 140/90 mmHg,用一种降压药后血压降低一般不会超过 10/5 mmHg 左右;B现在的血压是 180/110 mmHg,用药后血压有可能下降 20/10 mmHg 左右。这就是说,当前的血压越高,用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就越大。

3. 什么样的降压药可以掰着吃呢?
当高血压患者被主治医生告知“可以减量”了,理论上会开具合适剂量的降压药予以服用。但是有些降压药可能没有相匹配的剂型,因此可能需要掰开吃。具体哪些能掰,哪些不能掰则要仔细鉴别。

4. 降压药会耐药吗?
一般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都会逐渐增高,现在血压控制不好的原因是个体血压比原来更高了,而不是耐药了。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再加一种药物或把原来的药物加量,而不应尝试换药。

5. 长期吃降压药的危害是什么?
长期吃降压药的危害是很多的,就像有的人吃了降压药会觉得自己的心动过速,还有的人会觉得恶心想吐,有的人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的感觉,严重的可能还会失眠出现幻觉之类的,这些都是长期吃降压药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所以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身体的药物,不要随便服用降压药。

6. 一种降压药用久了需要更换吗?
有人担心一种降压药永久了会出现副作用,所以要求换药。其实大可不必。
降压药的副作用一般出现于用药几周到几个月之内,如果用了数年没有出现副作用,说明能够良好耐受,只要血压控制满意就不必换药。

7. 长期吃降压药,会对血管不好吗?
吃降压药不会对血管不好,更不会让血管变脆变薄进而破裂。
其实,吃降压药就好比是给血管做了个大保健,它可以让原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血管逐渐放松,血管内血流阻力变小,血压就跟着降下来了。
从专业上来说,扩张血管的降压药对血管是一种功能性扩张,并不会改变血管本身的结构,可以放心使用。至于副作用,每种药物可能都有,但相比于血压控制不好带来的危害,药物的副作用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8. 吃降压药物后多长时间发挥作用?
不一样。舌下含服的药物可以在几分钟后开始发挥降压作用(虽然作用快,但对人体不好,一般不建议这样用药)。
口服短效药物一般在一两个小时后起效,长效药物可能需要连续用药一两周以后逐渐发挥最大作用(虽然慢,但是血压波动小,这对高血压患者是有好处的)。

总结:血健康人才会健康,如果连所有营养和能量的来源都有问 题,那我们还能相信自己是个健康的人吗?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有一句名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源于血,病从血治。"因此,无论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还是保健角度出发,我们都要改善和恢复血液的生理功能,降低血粘、活血化瘀、血气通畅、使血液健康起来,这样各组织和细胞才能吐故纳新,富有活力,这才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根本所在。

康兴半导体激光/低频治疗仪,利用激光能量的生物刺激作用于鼻腔粘膜,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微循环,配合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3
降压药物治疗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
、复方制剂如复方利血平片、复方罗布麻片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
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④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药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治疗。
⑤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⑥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可乐定为妥,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⑦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
⑧常年吃西药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中药一起吃,这样可以减少西药的食用量,改善由西药造成的副作用,对人体的肝肾脾都有保护作用,促进西药在人体内的吸收。
糖尿病人的降血压药物的选择
①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还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一点对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尤为重要
②对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有时还可以起到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的作用
③可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功能
④对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可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保肾功能
第2个回答  2019-08-12
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有很多种,那么到底高血压吃什么药好呢?这是最让高血压患者头痛的事情。据医学专家介绍,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是:降压效果好;24小时平稳降压;一天一次,方便患者服用;副作用小,患者易于坚持;可以保护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根据上述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如下几种降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b受体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现将各种降压药物的特点介绍如下,供患者朋友们参考。
(1)利尿剂:利尿剂有利于肾脏排出体内的钠盐和水分,从而降低血压。利尿剂也能引起血管的扩张。副作用为低钾等。使用利尿剂的同时,应该补钾和使用用保钾制剂。利尿剂适用于老年人、肥胖者、有肾衰或心衰的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
(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最常用的为b阻滞剂,如美多心安。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起作用,特别适用于年轻人、发生过心肌梗塞、有快速性心率失常、心绞痛的患者,这类药物同时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3)钙拮抗剂:使血管扩张达到降压目的,适用于老年人和心绞痛患者。研究显示,使用短效钙拮抗剂有可能增加死于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但尚无证据显示使用长效制剂有类似危险。常见副作用: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扩张动脉血管来降低血压,特别适用于年轻人、心力衰竭患者、有蛋白尿的患者、服用其他药物出现较多副作用的患者,具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常见副作用为干咳。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类似作用机制,但更加直接、全面。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如科素亚。实验证明科素亚对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患者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大患者有明确保护靶器官的作用。副作用与安慰剂类似,特别适用于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有副作用和有心肾损害的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
忠告:药物治疗高血压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平稳降压,长期、持续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使用,好于大剂量单一用药;不可突然停药或撤药;药物服用应简便,以利于患者坚持治疗。
第3个回答  2019-04-28
有人经常问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种药都有它的优点,每个人的血压升高水平和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区分哪种药对高血压最好,也不能说那种药贵就好,便宜就不好,必须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抗高血压最理想的药物是能很好的控制血压,不良反应最小,能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量,能逆转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理想药物。由于高血压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高血压的治疗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世界高血压联合会建议将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这六类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作为一线用药,同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和联用。高血压的治疗一般从单药开始,如果第一种药无效,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可考虑联合用药。有效的联合用药组合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联合用药可达到最大的降压效应、最少的副作用发生率。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要根据病人的血压水平、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伤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采用逐步降压的方法,不可骤然停药或突然停掉某一种药物,以避免导致血压反弹,加重病情。
 有的病人以为血压高了只要吃点药就行,其实,吃药重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也很重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饮食。在控制饮食时特别要限制高热量食物摄入,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并最大限度控制含盐高的食品。
  病人在用药控制高血压时,应该按时服药并密切观察,直到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而平衡的状态。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怕麻烦,认为“差不离就行”。用药不规律,血压控制不好,会引发包括中风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经过定期测量血压,发现血压未得到及时控制,就应该去大医院的专科诊治。
第4个回答  2018-12-24
按照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下面的药: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T, 普利类)

各类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都可以把ACEI作为一线用药,伴有动脉硬化、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或代谢综合征的病人都可以选择ACEI来降血压。但是怀孕妇女、高血钾及双侧肾动脉狭窄的人不能选择ACEI类。ACEI 类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干咳和血管源性水肿(面部、足踝等部位水肿),出现这些副作用等也不能使用ACEI类降压药。

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

作用与副作用都和ACEI类似。同样可以作为没有任何并发症的高血压首选,也可以用于伴有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或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同样不能用于怀孕妇女、高血钾及双侧肾动脉狭窄的人,但是干咳和血管神经源性水肿的副作用比ACEI少,如果因这两个副作用不能耐受ACEI,可选择ARB。

三、钙离子拮抗剂(CCB,包括地平类)

也是非常好的一线降血压药物,副作用也不多。除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周围动脉病等问题的人,建议首选CA类降压药。2度或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的病人不能选用CA类降压药,另外,有些CA类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尼卡地平等,通过细胞色素CYP3A4代谢,有可能与某些他汀类等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老年人有合并用药时要注意。

四、倍他受体阻滞剂(BB,洛尔类、各种乐克)

有持续性心房纤颤或心率快的高血压病人可以首选BB类降压药。有哮喘或2度及3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不能用BB。

五、利尿剂

主要有两大类,噻嗪类利尿剂不能用于痛风的病人,保钾利尿剂不能用于肾衰和血钾高的病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