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以后成龙,李连杰和甄子丹谁才是真正的武术行家?

如题所述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英文名Jet Li。著名动作明星、国际功夫巨星、武术家、慈善家,“壹基金”创始人。武术成就所获奖项   1974年(11岁)   ————全国武术大会优胜(少年组冠军)[西安](自选刀术、指定拳术)   1975年(12岁)   ————武术表演赛(成年组冠军)[昆明](拳术、刀术、指定拳术、指定枪术、对练,五项全能)   1975年(12岁)   ————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武术类)[北京](拳术、刀术、对练冠军/指定拳术、指定枪术第2名)   1976年(13岁)   ————到国际做亲善表演没有参加比赛   1977年(14岁)   ————全国武术比赛[内蒙古](长拳、刀术冠军)   1978年(15岁)   ————全国武术比赛(男子冠军)[湘潭](拳术、刀术、枪术、自选拳术、对练,五项全能)   1978年(15岁)   ————全国武术比赛(个人总冠军)[长沙](拳术、指定拳术、刀术冠军/传统武器第2名)   1979年(16岁)   ————第四届全运会(男子全能)[石家庄](拳术、指定拳术、刀术、对练冠军) 习武三部曲   吴彬谈李连杰习武三部功:   大凡有成就的武术运动员,都有一个非凡的学艺历程。连续夺得五次全国武术比赛的男子全能冠军李连杰,也不例外。小李的成长,吴彬教练把它概括为苦、巧、精三部功。   苦   "苦"是第一功。苦练是基础,它像盖楼房起地基一样,一定要扎实坚固,来不得半点虚假。俗话说:"要练功,莫放松,要习武,别怕苦。"精湛的武艺来自勤奋和坚持不懈。李连杰八岁进入北京体校武术班,在教练指导下,把幼小的心灵融汇到艰苦的训练之中。他最爱说:"没有三九彻骨寒,哪有梅花喷喷香。"小李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严冬的凌晨,寒风刺骨,他全然不顾,经常课外加点,连续翻腰一、二百次,踢腿四、五百次,甚至上千次;为了使腾空动作完成得高、快、美、准,他练快速蹲起,一口气竟达八百次。练得脚肿腿疼,上床困难,也不叫苦。马步站桩功,每次训练课中一般安排9分钟,分三组完成。而李连杰总是成倍递增,有几次竟长达50分钟。一天的紧张学习,大运动量的训练,对于一个不算大的孩子来讲,已经是够累了,可李连杰经常是晚上做完功课后,自觉地把白天学过的武术动作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进入器械训练后,他要求自己更高了,上千次地舞枪弄棒,运臂走刀。有一次,手掌磨出了几个血泡,鲜血染红了枪身,教练不让他练。叫他去包扎一下,可他硬是带伤坚持,练到最后。春秋交往,寒暑更易,有谁知道小连杰在攀登武艺高峰中占去了多少休息时间?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刻苦、认真、顽强、勇敢的勤奋精神,使李连杰获得了扎实的功底为后来的屡占鳌头打下了雄厚基础。   巧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运动员来讲,仅靠苦练还不够。要学惊人艺尚需在扎实功底的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再提高。这就是第二部功--"巧"。吴棚说:"巧练不是凭小聪明取胜,更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在尊重武术运动客观规律,掌握动作要领条件下的科学演练;技术好比是条河,要领,就是在河上架桥,人从桥上过河就轻而易举,通过要领学技术就必定事半功倍。这就是巧练。"李连杰在习武的前几年,就以好体力、高难度、快速度崭露头角,显示了他的武艺才华。可是相形之下,他的身法、韵律就显得美中不足。怎么办?吴彬说:"提高的方法很多,如勤看、勤问、勤练、勤思等,但提高他对身法、韵律的认识乃是首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明其理,达其势、通其法"。什么是武术的身法、韵律?又体现在哪里?吴教练说:"武术的身法、韵律,就是手、眼、身、步四法的协调统一和内景外相的有机结合。概括起来,就是形和神的对立统一。武术的身法、韵律是蕴藏在形神之中的。神无形则不存,形无神则呆滞?寥寥数语,把武术的身法规律讲得一清二楚。李连杰的身法训练,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从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的向度变化,到快慢大小。刚柔相济等速度、幅度、力度的寻求,再到精、气、神与外形动作配合一致的探讨,使他很快有了长足进步,演技突飞猛进。   老师的启发诱导,个人的勤学努力,使初请事理的小连杰出色地再现了老师的匠心。大家都知道,李连杰的甩头亮相与抖腕行臂的配合,严谨协调,丽,堪称一绝。但在他开始习武时,这个动作掌握得并不好。究其原因,就是要领不明,用力不当。在教练启迪下经过李连杰的多次实践,终于掌握了要领;他大胆地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的行臂技巧,取代了"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的传统习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见,摸规律,抓特点,通理论是何等的重要,"巧练"在武功训练中又是多么的不可缺少。   精   一般说来,经过苦练和巧练两部功,功夫就比较过硬了,而吴彬和小李并没有因此满足,吴彬说:"艺无止境,技无尽头,只有熟而精,精而化才能使功夫'炉火纯青'"。因此,李连杰心领神会,孜孜不倦地"精练"。什么是精练?"精练就是精益求精,就是精雕细刻。要刻得细、雕得精,就要力戒孤芳自赏,应像蜂采百花酿成蜜一般"。吴彬说:"李连杰不管在他初学,还是有点名气后,都是这样做的。"   吴彬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优秀运动员周涛的刀术,身法多变,动静分明,李连杰就多次登门请教;多次名列全国武术比赛前茅的李志洲,运气行功有独到之处,动作轻灵以稳健见长,他就反复琢磨、大胆吸取;著名运动员王建军的拳脚,刚暴有力、勇猛彪悍,他就虚心学习……就这样,李连杰从别人那里吸收了大量技艺"营养",融会贯通,终于脱颖而出。李连杰在一份学艺心得中这样写道:"博采众长、广取精华,并不是为了单纯模仿,而是为我所用。一味模仿,最多只不过是一种复制而已。模仿别人的形是有限的,只有懂得武术的内在规律才是无限的。攀高峰,必须有所创新,走自己的路。超先进,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精神,保持自己的特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会者我会,人不会者我独有。"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如此深刻地运用辩证法,实为难能可贵。但吴教练反复强调说:"李连杰的功夫并没有达到'精'的地步,和一些武林前辈们相比,甚至与同代武林俊彦比,尚有不少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提高。"这就是李连杰习武三部功的概貌。其实,这三部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苦"寓于巧,"巧"则必苦;苦、巧不离,"精"生不已。"苦"中不"巧",就是傻练蛮干,"巧"中不"苦",必定弄巧成拙,终将艺荒于嬉,岂能生"精"!吴彬和他的学生李连杰深清其理!   李连杰另外一个值得人敬佩的地方就是对人文的关怀,不止一次他发表演讲,呼吁人们爱护生命。在各个大学的演讲引起巨大反响。 自创武术   1988年,李连杰在美国闲居时候,喜欢吟古诗,并因喜爱岳飞《满江红》词,而创作了“满江红拳”,受到著名武术家黎达冲(黎达冲:美国曾称为全美十大杰出武术家)的大加赞赏:“李连杰真是个奇才!”   满江红拳如下:   上段   怒发冲冠(提膝上冲拳)   凭阑处(虚步架拳)   潇潇(砍掌提腿)   雨(仆步穿掌)   歇(弓步左推掌)   抬望眼(弓步右推掌)   仰天长啸(提膝按掌)   壮怀激(上步飞脚)   烈(弓步击掌)   三(虚步按掌)   十(振脚下捶)   功名(弓顶顶肘)   尘(弓步撩掌)   与土(仆步立掌下按)   八千里(虚步推掌)   路(弓步冲拳)   云和(跳步"旋子")   月(弓步架打)   莫等闲(虚步进击)   白了(提膝拍掌)   少年(大跃步仆步摆掌)   头(独立势)   空悲切(并步按掌)   下段   靖(虚步合掌)   康(虚步亮掌)   耻(提膝亮掌)   犹未(上步单拍脚)   雪(弓步横切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1
当然是李连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