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遥感卫星有哪些?

如题所述

遥感卫星根据其轨道及携带的遥感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征,下面介绍的几种当前遥感应用中最常见的卫星。
(1)陆地卫星(landsat)
第一颗陆地卫星是美国于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原名叫做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arth Reasource Technology Satellite-ERTS),1975年更名为陆地卫星,由于它的出色的观测能力推动了卫星遥感的飞跃发展,迄今Landsat已经发射了6颗卫星,但第6颗卫星发射失败,现在运行的是第5号星。
前三颗卫星的轨道是近图形太阳同步轨道,高度约为915公里,运行周期103分,每天绕地球14圈,每18天覆盖全球一次,星载的遥感器有:(1) 3台独立的返束光导摄像机(RBV),分三个波段同步成像,地面分辨率为80米,(2)多波段扫描仪(MSS)在绿、红、和近红外的四个波段工作,地面分辨率也为80米。
Landsat-4和Landsat-5进入高约705km的近图形太阳同步轨道,每一圈运行的时间约为99分钟,每16天覆盖全球一次,第17天返回到同一地点的上空,星上除了带有与前三颗基本相同的多波段扫描仪(MSS)外,还带有一台专题成像仪(TM),它可在包括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在内的7个波段工作,MSS的IFOV为80米,TM的IFOV除6波段为120米以外,其它都为30米(见表2.2)。
MSS、TM的数据是以景为单元构成的,每景约相当地面上185×170km2 的面积,各景的位置根据卫星轨道所确定的轨道号和由中心纬度所确定的行号进行确定Landsat的数据通常用计算机兼容磁带(CCT)提供给用户。Landsat的数据现在被世界上十几个的地面站所接收,主要应用于陆地的资源探测,环境监测,它是世界上现在利用最为广泛的地球观测数据。
(2)“斯波特”卫星(SPOT)
SPOT卫星是法国研制发射的地球观测卫星,第一颗SPOT卫星于1986年2月发射成功。1990年2月发射了第2号星,第3号星已于1994年发射。
SPOT采用高度为830公里,轨道倾角为98.7度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通过赤道时刻为地方时上午10:30。回归天数为26天。但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4-5天就可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
SPOT携带两台相同的高分辨率遥感器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 imagine System).它的观测方法不象Landsat那样采用扫描镜,而是采用CCD的电子式扫描,HRV的观测参数见表2.2,它具有多光谱和全色波段两种模式。由于HRV装有可变指向反射镜,能在偏离星下点±27°(最大可达30°)范围内观测任何区域(见图2.6),所以通过图2.7所示的斜视观测平均二天半就可以对同一地区进行高频率的观测,缩短了重复观测的时间。此外,通过用不同的观测角观测同一地区,可以得到立体视觉效果,能进行高精度的高程测量与立体制图。
(3)“诺阿”卫星(NOAA)
NOAA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第三代实用气象观测卫星,第一代称为“泰罗斯”(TIROS)系列(1960-1965年),第二代称为“艾托斯(ITOS)”/NOAA系列(1970-1976年),其后运行的第三代称为TIROS-N/NOAA系列,从1978年10月发射了第一颗TIROS-N,到199 年底已发射了14颗。
NOAA卫星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870KM及833KM,轨道倾角为98.9度和98.7度,周期为101.4分。
NOAA卫星的应用目的是日常的气象业务,平时有两颗卫星在运行。由于用一个卫星每天至少可以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2次观测,所以两颗卫星就可以进行4次以上的观测。
NOAA卫星上携带的探测仪器主要有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2)和泰罗斯垂直分布探测仪TOVS AVHRR/2是以观测云的分布,地表(主要是海域)的温度分布等为目的的遥感器,TOVS是测量大气中气温及温度的垂直分布的多通道分光计,由高分辨率红外垂直探测仪(HIRS/2)、平流层垂直探测仪(SSU)和微波垂直探测仪(MSU)组成,这些遥感器的参数见表2.2。AVHRR/2数据还可以用于非气象的遥感,其主要特点是宏观快速、廉价。在农业、海洋、地质、环境、灾害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其实,地球资源卫星、海洋观察卫星、气象卫星、军事侦察卫星……都具有遥感性能,只是偏重于哪一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