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焦距有什么关系

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吗?

放大倍数具体与焦距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

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是焦距,单位是厘米。

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换句话说话,要明察秋毫,不但应使物体对眼有足够大的张角,而且还应取合适的距离。

显然对眼睛来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个凸透镜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凸透镜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镜,是帮助眼睛观察微小物体或细节的简单的光学仪器。

扩展资料:

把物体PQ置于透镜L的物方焦点和透镜之间并使它靠近焦点,如图2-20(a)所示,于是物体经透镜成一放大的虚像P′Q′。若凸透镜的像方焦距为10cm,则由该透镜做成的放大镜的放大本领为2.5倍,写成2.5×。

如果仅从放大本领来考虑,焦距应该取得短一些,而且似乎这样可以得到任意大的放大本领。但由于像差的存在,一般采用的放大本领约为3×。如果采用复式放大镜(如目镜),则可以减少像差,并使放大本领达到2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大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3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

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是焦距,单位是厘米。

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换句话说话,要明察秋毫,不但应使物体对眼有足够大的张角,而且还应取合适的距离。

显然对眼睛来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个凸透镜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凸透镜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镜,是帮助眼睛观察微小物体或细节的简单的光学仪器。

扩展资料

用处:

1.放大物体的影像——放大镜最主要的功能

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

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

在强光照射下,透镜的焦点部位会特别光猛,焦点部分便会变焦或着火。

要注意放大镜并不能放大角度。

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大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3

一、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

二、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是焦距,单位是厘米.

三、用以上公式可以算出:

1、30倍的放大镜,焦距f=0.86厘米;

2、焦距2cm的放大镜,倍数是13.5倍.

扩展资料:

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虚像,是正像)只与透镜的焦距有关,且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一侧。
计算公式是:明视距离(25CM)/焦距=放大倍数。

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凸透镜的成像倍数(实像,是倒像)与像距有关,且实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它的成像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

物越靠近焦点,像距就越大,像也越大。这个实像的放大倍数不受透镜焦距的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放大镜

百度百科-焦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
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是焦距,单位是厘米.
用以上公式可以算出:
1、30倍的放大镜,焦距f=0.86厘米;
2、焦距2cm的放大镜,倍数是13.5倍.
另外,建议自制天文望远镜时,选物镜时,口径尽量大些,焦距50厘米以上;目镜的口径大小不限,焦距5厘米左右就行了.
第4个回答  2015-02-23
某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回答:250/f'。具体参考答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37871648633907820.html?from=pubpage&msgtype=2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