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连中三元者都有谁?

求个人简介。。。

中国古代连中三元者有21位,其中文状元17人,武状元4人。分别为:

1、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2、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

3、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4、孙何(961-1004年),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5、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为宋仁宗时名相,智除丁谓,政绩卓著,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6、宋庠(996-1066年),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7、杨寊(1014-1044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丧事办完不久,杨寊亦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岁。

8、冯京(1021-1094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当世。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9、王岩叟(约1043—1093),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今临清杜洼村)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10、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11、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12、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试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后燕王朱棣“靖难”,攻破南京,正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的黄观,得悉惠帝已死,自知大势己去,投江自尽。

13、李骐(1378—1425) ,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自幼聪慧异常,十岁即能通读《孝经》、《论语》,洞悉其义。永乐十五年(1417)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

14、商辂(1414-1486),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

他为人直言持正,刚正不阿,与于谦同朝为臣。官至吏部尚书,世人盛赞“一代贤相”。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以及所纂《宋元通鉴纲目》、《寰宇通志》等书。

15、陈沆(hàng)(1785~1826)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十八年(1813)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学使鲍星读其试卷,击节叹赏。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状元)。

16、钱棨(1734-1799年),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一生建树不多。

17、陈继昌(1791-1840年),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著有《如话斋诗存》、《殿试策》。

18、尹凤(1523—1598),字德辉,别号在竹,江苏南京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会试、殿试中,连获第一,官拜参将。后随抗倭英雄俞大猷在福建、浙江地区抗倭,屡建大功,万历年间官至都督佥事。尹凤的事迹,为南京人津津乐道,都道是南京人的骄傲。今南京现有“三元巷”存世,以纪念其连中三元的。

19、王名世,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浙江永嘉英桥(今龙湾)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武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武举会元、状元。因明崇祯四年之前武举没有殿试,故会元即可称状元。王名世勉强可以算做“连中三元”。

20、王玉壁(1617一1706年),字楚珩,浙江富阳人,十三岁开始向外祖父学习武艺。臂力过人,能开强弓,作左右射,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二十岁,参加浙江乡试,中武解元(第一名)。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应浙江乡试武科,中解元。次年,进京会试,中会元;殿试钦点一甲一名武状元。官至总兵,律己甚严,双锏终日不离身,治军颇有成效。1706年无疾而终,享年89岁。

21、顾麟,字号、籍贯均不详。清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武进士第一人。此科会试,兵部侍郎于敏中知此次武举。户部侍郎嵇璜为此科武会试正考官,工部侍郎董邦达为副考官。殿赐顾麟等59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顾麟曾中乾隆壬申榜顺天乡试解元,后连捷为甲戌科会元。乾隆十九年九月,顾麟又在天下数以百计的贡士中独占鳌头,中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该榜榜眼是徐渭,山东胶州人;探花是刘虎臣,郡望不详;均授二等侍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连中三元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黄观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次第一,后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来称赞他创造科举考试史上的奇迹,可是在明代的登科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因为在“靖难之变”中,黄观保持了忠臣的名节,为“君臣大义”的传统观念而牺牲了自我。早在朱棣起兵之初,黄观在其起草的讨伐文告中,就痛斥朱棣的所为,揭露朱棣的篡位野心。建文四年,朱棣的军队南下,京城危机,黄观奉旨离开南京,去安庆一带招兵。结果,在他返京的路上,朱棣的大军攻破了南京。黄观悲壮地为建文帝殉难了,但朱棣却仍不放过他,愤恨之余,叫人扎了草人,带上黄观的帽子,放到街上斩首示众。更残忍的是朱棣下令屠杀黄氏家族所有的男丁,历史记载,仅有黄观的弟弟黄觏留下一子,幸运地躲过一劫。怒气未消的朱棣还命人删改了登科录,把黄观的名字划掉,妄图抹杀他辉煌的历史。
  王曾是北宋名臣,相传其父见破旧经籍,必加整修,片言只字,不敢丢弃。一晚,孔子托梦给他:“你如此敬惜我的书,我让曾参投胎做你的儿子”。未几,夫人果有身孕,生下一儿,因取名为曾。二十出头的王曾在乡贡考试中名列第一,即所谓“解元”。此后,被推荐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再居榜首,称之为“会元”。接下来,还有一扬由宋真宗亲自出题的殿试,题为《有教无类赋》。王曾交卷后,其中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织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等警句,甚得皇帝激赏,擢为第一名,这样,青年王曾便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的“三元”,攀登到了科考金字塔的塔尖上。
  捷报传回王曾的故乡,官民俱引为千载难逢的荣耀。青州知州特地去他的故里,给挂上“三元坊”的金匾。好事者则绘以桂圆、荔枝、核桃各三枚合成的纹图,取圆谐“元”,而寓三数,意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的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传统寓意纹样。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张又新
  〔唐〕(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深州陆泽人,张荐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初应“宏辞”第一,又为京兆解头,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状元及第,时号为张三头。应辟为广陵从事。历左右补阙。谄事宰相李逢吉,名在“八关十六子”之目。逢吉领山南节度,表为司马。逢吉败,坐贬江州刺史。后附李训,迁刑部郎中。训死,复贬申州刺史。终左司郎。初,又新志在得美妻,后娶杨虔州女,有德无才,殊怏怏。后过淮南李绅,筵上得一歌姬,与之偕老。又新嗜茶,著有煎茶水记一卷,及诗文等,《唐才子传》并行于世。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生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后徙开封之雍丘。宋庠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三元状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甲子科状元。初仕擢大理评事,通判襄州,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后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再迁为左正言。太后病逝,宋庠为知制诰。曾上疏建议科举应文武分试,被采纳,不久,知审刑院,当时,密州一霸王澥私自造酒,并杀人灭口,宋庠不顾当朝宰相陈尧佐说情,异常是坚决地判王澥死刑,大快民心。又迁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为仁宗亲信。宝元中(1038-1040),宋庠为右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各,被排挤,加之弹劾范仲淹,被贬知扬州。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舆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范仲淹变法失败,召回任枢密使,皇佑元年(1049),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终无建树。舆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几经迁徙,鬓染秋霜,被仁宗封为莒国公。英宗即位,改知亳州,宋庠请求告老还乡,不准,改封郑国公,最后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朝廷追赠太尉兼侍中,谧元献,帝撰其碑曰:“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曾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另有《掖垣从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宋史·宋庠传》: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父杞,尝为九江掾,与其妻钟祷于庐阜。钟梦道士授以书曰:“以遗尔子。”视之,《小戴礼》也,已而庠生。他日见许真君像,即梦中见者。
  庠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召试,迁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郭皇后废,庠与御史伏阁争论,坐罚金。久之,知制诰。时亲策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杂视。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设次具饮膳,斥武举人令别试。”诏从之。
  兼史馆修撰、知审刑院。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尽使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改权判吏部流内铨,迁尚书刑部员外郎。仁宗欲以为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中书言故事无自知制诰除执政者,乃诏为翰林学士。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
  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宝元中,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庠为相儒雅,练习故事,自执政,遇事辄分别是非。尝从容论及唐入阁仪,庠退而上奏曰:
  入阁,乃有唐只日于紫宸殿受常朝之仪也。唐有大内,又有大明宫,宫在大内之东北,世谓之东内,高宗以后,天子多在。大明宫之正南门曰丹凤门,门内第一殿曰含元殿,大朝会则御之;第二殿曰宣政殿,谓之正衙,朔望大册拜则御之;第三殿曰紫宸殿,谓之上阁,亦曰内衙,只日常朝则御之。天子坐朝,须立伏于正衙殿,或乘舆止御紫宸,即唤仗自宣政殿两门入,是谓东、西上阁门也。
  以本朝宫殿视之:宣德门,唐丹凤门也;大庆殿,唐含元殿也;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今欲求入阁本意,施于仪典,须先立仗文德庭,如天子止御紫宸,即唤仗自东、西阁门入,如此则差与旧仪合。但今之诸殿,比于唐制南北不相对尔。又按唐自中叶以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殿,若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乃知唐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阁,其后正衙立仗因而遂废,甚非礼也。
  庠与宰相吕夷简论数不同,凡庠与善者,夷简皆指为朋党,如郑戬、叶清臣等悉出之,乃以庠知扬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徙郓州,进给事中。参知政事范仲淹去位,帝问宰相章得象,谁可代仲淹者,得象荐宋祁。帝雅意在庠,复召为参知政事。庆历七年春旱,用汉灾异策免三公故事,罢宰相贾昌朝,辅臣皆削一官,以庠为右谏议大夫。帝尝召二府对资政殿,出手诏策以时事,庠曰:“两汉对策,本延岩穴草莱之士,今备位政府而比诸生,非所以尊朝廷,请至中书合议条奏。”时陈执中为相,不学少文,故夏竦为帝画此谋,意欲困执中也。论者以庠为知体。
  明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皇佑中,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享明堂,迁工部尚书。尝请复群臣家庙,曰:“庆历元年赦书,许文武官立家庙,而有司终不能推述先典,因循顾望,使王公荐享,下同委巷,衣冠昭穆,杂用家人,缘偷袭弊,甚可嗟也。请下有司论定施行。”而议者不一,卒不果复。
  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死。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又言庠在政府无所建明,庠亦请去。乃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阳,再迁兵部尚书。入觐,诏缀中书门下班,出入视其仪物。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数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既而与副使程戡不协,戡罢,而御史言庠昏惰,乃以河阳三城节度、同平章事判郑州,徙相州。以疾召还。
  英宗即位,移镇武宁军,改封郑国公。庠在相州,即上章请老,至是请犹未已。帝以大臣故,未忍遽从,乃出判亳州。庠前后所至,以慎静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爱信幼子,多与小人游,不谨。御史吕晦请敕庠不得以二子随,帝曰:“庠老矣,奈何不使其子从之。”至亳,请老益坚,以司空致仕。卒,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帝为篆其墓碑曰“忠规德范之碑”。
  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尝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天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不为也。”沈邈尝为京东转运使,数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而邈子为府属所恶,欲痛治之以法,庠独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称其长者。弟祁。
  孙何〔公元九六一年至一〇〇四年〕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真宗景德元年,年四十四岁。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与丁谓齐名友善,号为“孙、丁。”王禹偁尤雅重之。尝作两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等,闻于时。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举进士甲科。起家将作监丞,通判陈州。累迁两浙转运使。景德初,判太常礼院,命知制诰。以疾,卒于官。何著有文集四十卷,驳史通十馀篇,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详细生平
  孙何,北宋大臣,荆门人,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孙何十岁识音韵,十五岁撰写文章能引经据典,尤以文学、经史驰名,与当时著名学者丁谓齐名,历史上合称“孙丁”。相传孙何、丁谓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孙何中头名状元,而丁谓榜列第四。丁谓颇有点不服气。宋太宗幽默地说:“甲乙丙丁嘛,既然姓丁,中第四名也不冤枉,有什么好怨的!”
  孙何很有真知灼见,他的一些治国安邦建议很受皇帝赏识。咸平元年(998年),孙何向宋真宗献“任人唯贤”的《五议》,即皇帝应选派有胆略的文职大臣执掌兵权;世家子弟应送入太学接受教育,贫穷家庭的优秀书生应由州、县推荐任用;禁止花钱买官禄;恢复考试录用制度;推行乡饮的宾仪制度,尊重读书人;按才能任命官员,不应凭恩典照顾提拔升级。真宗对此深表赞同。咸平二年(999年),孙何再次上奏,改革人事制度,裁汰冗馀官员;调整国家职能部门,把三司所辖的部门和机构归还给户部,逐步恢复六部,各司其职。这些建议被真宗采纳。同年冬,孙何随同真宗巡视大名府(汴京的门户,今河南、河北的交通要塞)。途中,真宗向孙何咨询边防局势和对策。孙何列举当时军队、政府腐败,将帅无能,守关统帅贪生怕死,边将守城轻敌等一系列弊病。真宗十分嘉许,并根据孙何建议,将守关边将傅潜以抗敌畏缩不前和贻误军机的罪名给予惩处,流放房州。
  景德元年(1004年),孙何奉旨回京任太常礼院士,执堂三班院。又嘉升为知制诰,赐金腰带,紫蟒袍。孙何因操劳过度,身染疾病,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四岁。
  孙何一生笃古好学,著有《两晋名贤赞》、《宋诗十二篇》、《〈春秋〉意》、《尊儒教仪》、《驳〈史通〉》、《西桓集》及《孙何文编》四十卷。有《读杜子美集》等存世。《宋史》为其列了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02
连中三元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度,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王曾是北宋名臣,相传其父见破旧经籍,必加整修,片言只字,不敢丢弃。一晚,孔子托梦给他:“你如此敬惜我的书,我让曾参投胎做你的儿子”。未几,夫人果有身孕,生下一儿,因取名为曾。二十出头的王曾在乡贡考试中名列第一,即所谓“解元”。此后,被推荐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再居榜首,称之为“会元”。接下来,还有一扬由宋真宗亲自出题的殿试,题为《有教无类赋》。王曾交卷后,其中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织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等警句,甚得皇帝激赏,擢为第一名,这样,青年王曾便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的“三元”,攀登到了科考金字塔的塔尖上。
捷报传回王曾的故乡,官民俱引为千载难逢的荣耀。青州知州特地去他的故里,给挂上“三元坊”的金匾。好事者则绘以桂圆、荔枝、核桃各三枚合成的纹图,取圆谐“元”,而寓三数,意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的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传统寓意纹样。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0755430.html?si=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