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高应该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必须注意自我保健。一般要自备血压计,以便经常检查血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最适宜的水平。在生活上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宜清淡,口味不宜过重,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应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乐观开朗,避免精神刺激。还要戒烟忌酒。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寒冷刺激,避免逆风走路,夜间不宜到屋外上厕所和久蹲用力大便。在药物治疗方面,宜服用作用缓和的降压药,剂量不宜过大,血压最好维持在21.0/12.0kPa(160/90mmHg)左右,因为药物作用过强的降压药,可使血压急骤下降,容易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使病人发生不适,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目前,普遍认为老年高血压病人宜服用钙拮抗剂,如心痛定、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药物,对增加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和改善心、脑、肾的功能有益。 1、避免动物脂肪、高糖、高盐、过度饮酒等。 2、必须减轻体重。减轻体重除控制饮食外,还应注意多进行步行及适当的运动锻炼。 3、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造成动脉硬化。 4、从预防高脂血症着手,要调整饮食结构。 5、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绪激动时血压会突然升高,为使血压平稳,就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 6、中老年人牢记四项原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保健。这样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老年高血压怎么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常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故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护理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⒈ 正确测量血压:应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测量部位固定于一则肢体,通常选右上臂测量,以减少误差。剧烈运动后应将测量时间推至休息30min以后。吸烟、饮酒后暂不测量。测量血压时,测量肢体和身体不能动。连接袖带的橡皮管不能弯曲。因这几个因素可明显影响血压数值。 ⒉ 心理护理: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老年人心理脆弱,易将高血压与中风、心肌梗塞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心情易处于恶劣状态。因此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⒊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减肥,增加体力活动,保持一定量的钾、钙摄入以及低钠盐饮食,放松疗法,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音乐疗法等。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一定量的钾、钙摄入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对钠盐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压。钠盐的摄入应减至每日2.48g以下。 ⒋ 用药护理: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药物应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防止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在劳累,激动等情况下,又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胞病等高血压急症,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嘱病人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7

【高血压患者饮食生活方式】

1.不要熬夜,最好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作息规律。经常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

2.切勿吸烟,吸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如果有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应立即戒烟,否则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

3.切勿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或睡前吃太多会导致肥胖,肥胖也是高血压的主要诱因。

4.保持清淡饮食,减少盐的摄入,不吃腌制食物,如腊肉、腊肠、豆豉等,如果做饭放了生抽、老抽、耗油等调味料就不要再单独放盐。少吃挂面、方便面等,其中含盐量也很高。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引起大便干燥,导致排便时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等疾病。

5.少吃冰凉食物,如冷饮、冰镇西瓜等,大量寒凉食物会引起全身小血管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严重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

6.不饮酒,饮酒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还会促使胆固醇、钙盐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吸烟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

7.调整情绪,切勿激动。部分人容易抑郁、烦躁易怒、过度兴奋、紧张等情绪,维持血压平稳。

8.多运动,可以使血管舒张、收缩的趋向正常化,并且调整体重,减少身体负荷。

9.坚持按时、按量吃药,有些人认为血压下降了就不再服药了,这种方式会使血压反复,更难控制血压。一定遵医嘱,若不舒服及时就医,不要擅自停药或加大减小药量。

10.随身常备急救药物,且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11.注意穿衣温度适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血管变化,引起血压波动。保持衣带宽松,不要穿紧绷的衣物,用背带替代腰带。领口的口子最好不扣,保持颈部宽松有利于大脑的血液循环。

12.切记不要做猛躺,猛起,久蹲等不利于血液流动的动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