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孝为什么要三年?有什么来历吗?

如题所述

古代“守孝三年”是儒家的著名主张,孔子主张为去世的父母守“三年之丧”,理由是因为人类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情感,那就是亲情;生育和抚养以及教育我们的父母,我们需要回报。古代守孝为什么要三年?这是怎么计算的?

《礼记》中记载:“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守三年之丧意思就是要守满二十五个月之后才能结束。因为涉及闰月,后来儒家要求的三年之丧“满两周年”,但也有了满二十五个月与满二十七个月的争论。让我们来仔细算下,古代这“三年之丧”,二十五个月也不满三年呢?这到底是怎么计算的?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计算年份不用实数,用虚数,正如现在我国对年龄的算法,也有部分地区用虚岁计算年龄的,是一样的道理。我国古人算法就是按照经历的年份来算,年尾和年头计算在内,所以就有了这二十五个月的说法,就当虚长三年来计算了。守三年之丧就是要求守二十五个月之后结束,不管怎么算,都要满足两周年的时间要求才算期满。

另外,守三年之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情感伤痛的原因,人们失去亲情之后要想“疗伤”就是要有一个“节哀顺变”的过程“,经过这“三年之丧”是对失去父母如刀斩之痛之情的表达,同时,时间是医治情感伤痛的良药,伤痛会逐渐抚平。对父母的思念终生不会改变,但是,失去父母的现实要学会面对,就是所谓的“节哀顺变”。在这三年之内,应当穿麻衣、吃疏食、断绝夫妻生活和所有的娱乐活动。

这三年之丧的来历,还是要从儒家文化说起,儒家要求子女在父母长辈去世之后以礼的形式表达哀情与敬意,注重表里如一。孔子考虑的则是更深一层的维系中华民族宗法社会的血缘亲情,因而坚持三年之丧。孔子主张实行“三年之丧”,出发点是人之亲情,三年之丧,是根据人情制定的。《礼记·杂记下》中记载:“守丧期间,因为丧父母之痛太深,所以,君子不忍心吃稻米饭,穿锦绣的衣服,即使听到音乐,不仅不会感到快乐,而且会更增悲痛之情,这本是出于人之常情。假如父母去世,子女却无动于衷,心安理得地去享乐,我们还能说他有仁爱之心吗?把父母去世都不当一回事的人,还能有淳朴之心吗?”先秦儒家非常重视丧葬礼仪中的三年之丧,在《论语》《孟子》《荀子》《礼记》中的《杂记》《问丧》《三年问》及《丧服四制》等儒家经典中都提及和论证过三年之丧。

古代三年之丧对中国现代民俗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守丧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无论对于个人或者国家都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如果严格按照儒家礼仪中规定的给父、母、夫妻对方、爷爷、奶奶等亲人,还有恩师或恩人等守“三年”“一年”或“三个月”等的守丧要求,一个人半生的精力可能都耗费在守丧上,严重影响个人或国家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之后,出现“心丧”是对“三年之丧”丧葬礼仪形式现实困难的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0

古人守丧三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哀思,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论语,阳货》记载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简介

宰予就是“朽木不可雕也”典故里孔子那个爱睡觉的学生。以上,大概意思,就是宰问我,父母死了为什么要守孝三年,一个人三年什么都不能干,礼乐都荒废了,就像庄稼一样,旧的没了新的长出来,现在的时代早变了。为什么不改成一年呢?孔子说,父母说父母死了一年你就贪乐享受你良心过得去吗,宰予说过得去,然后就出去了。

孔子跟其他的学生讲了守孝三年的典故:“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我们从娘胎降世,三年后才能离开母亲怀抱,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这三年也是母亲最辛苦的三年,所以父母死后我们应该守孝三年,报答父母恩情。



第2个回答  2022-09-29
是因为三年正好是鬼魂可以走的日子,古代人认为如果死人有为了的心愿,就会在世上漂泊三年。
第3个回答  2022-09-29
因为哺乳期是3年,古人认为父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三年,所以为他们守孝也要至少三年。
第4个回答  2022-09-29
古代守孝要三年,他们认为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能孝敬父母,那他就。不能忠于国君。它来源于论语阳货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