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题所述

理解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理解隐藏在其背后的核心教育理念。这个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第一,课堂时间分配模式:“10+35”模式
  意义:在时间上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第一个对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时间比例进行了明确的分割:“教”只能占10分钟,“学”占35分钟。这等于明确告诉老师,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是属于学生的,老师无权霸占。再会讲课的老师,一节课也只能讲10分钟,其它35分钟时间都是学生的。学校就按这个标准评价课堂。学生占用的时间超过35分钟,就被评为优,30到35分钟评为良,30分钟以下就要挨批。这就是“10+35”模式的来历。这种模式解放了学生,限制了老师,迫使老师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教不能代替学,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第二,教室空间布置三要素
  一是没有讲桌,二是课桌按小组排列,三是墙面上全是黑板
  意义:在空间上保障学生是舞台上的主角
  光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还不行,还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成为学生学习或展示的舞台,他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主角,否则的话,漫长的时间只能成为师生的共同煎熬。杜郎口中学教室空间布置的这三大要素,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以他们为中心的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舞台上的主角。这种空间布置是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硬件设施,是保障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前提条件。(视频)
  首先,搬走讲桌,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台
  杜郎口中学所有的教室都没有讲桌,只有一个电脑操作台,但是基本不用。
  讲桌是什么?讲桌是主人的位置,是教师地位的象征。它居高临下,只要往那儿一站,不是主人也是主人,不是领导也是领导。因为高高在上,所以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效果。但是杜郎口中学却将它取消了,这意味着把主人的位置让给了学生,讲台成了学生的展示台,他们称之为聚焦处,学生的口头展示主要在这里进行。而老师则站到旁边的一角讲课。老师由原来的主人变成了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我将它概括为老师靠边教,学生当主角。这对老师是个考验,每个老师都需要调整心态,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
  其次,课桌按小组排列,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
  课桌按小组排列,自然是撤走讲桌的必然结果,因为没有必要像原来那样,以教师为中心排列课桌了。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杜郎口中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目前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的基本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整个过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和引路作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杜郎口中学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小组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和主要形式。我主要想说一说它的管理功能。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它不仅管学习,还管纪律和卫生,实际上班级管理的许多任务最后都是在小组落实的,小组是班级建设的基本单元或基本组织结构。它的管理效果远远大于老师面向全班的管理效果,因为三到六人的合作平台效率是最高的。这方面他们做得最有成效,也最值得学习。
  再次,黑板延伸到每面墙上,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杜郎口中学的黑板与众不同,教室内外,全是黑板。全班每个同学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黑板,上面写有自己的名字。黑板是课桌的自然延伸,它是学生书面展示课堂学习成果的舞台,主要展示记忆性的知识点,具有作业的功能,同时起到练字的作用。每节课每个学生一般有两次在黑板上展示的机会,书写完毕后相邻的两个学生要互换批改。从初一开始,学生就开始进行板书训练,并用双色笔来区分重点与非重点,所以非常规范美观。
  这三个要素组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平台和自我展示的主要舞台,其中的核心要素是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的课桌排列方式。“10+35”模式就是在这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实现的。
  杜郎口中学的教室并不大,但是对他们的学生来说,每个教室都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因为每个教室都可以无限展示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到这里,最为贴切。
  第三,课堂教学三模块:预习、展示和反馈
  特点:每个模块中学生都是自主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预习、展示和反馈三个环节,课堂组织形式也因此分为预习、展示和反馈三种课型。这也是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这三种课型都已经非常成熟,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便于学习。最重要的是,每个模块都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环节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能在这三个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
  展示课是三种课型中的核心,是最具特色的环节。展示课一般分为六个环节,就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六”的内容: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实际上应该是四个环节:
  1、预习回顾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预习内容。可以自主学习,可以自由汇报,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是为了回顾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确定展示目标。通过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后,各组派代表分别说明,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最后确定出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和展示目标。时间约两三分钟。
  2、分组合作 教师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分给六个组,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各小组就开始围绕目标分工合作,准备展示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3、展示提升 这一环节是学生预习成果的精彩展现,各组展示对文章的朗读、分析、感悟、拓展等。字词等基本内容不再展示。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板书、口头汇报或表演汇报等。展示的过程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六组顺次展示,也可以从六组开始。语文课基本上按照读—析—悟—评的思路来组织展示。
  4、巩固测评 学生展示完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没有得到机会的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对没有展示的题目进行交流,小组长对组员进行检测。前后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然后由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由学生总结,或者是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设置几个问题进行单独抽测,或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测,多以黑板上板书题目,或以在试卷上出示题目的形式完成。大约5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3
专心听课
①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②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③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④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学会记忆

提高记忆力,可以专门的训练一下。这一类的训练比较多,比如我比较熟悉的:速读记忆、编码记忆、思维导图记忆。速读记忆是一种快速阅读之后的重点记忆和理解记忆;编码记忆是一种将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的个性化记忆;思维导图记忆是一种将所需记忆内容整合成关键词句后的思维记忆。以上三种记忆,是我个人用下来比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统的训练,具体比较多,就不一一详细讲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中对我上述的三种训练都有具体的讲解和训练。

学会复习。
①制定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自己每一天的学习复习任务。什么时候复习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做题训练,什么时候看书背诵,什么时候查缺补漏等等,都一一明确下来。
②复习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只复习一科,也不要频繁的更换复习科目。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
③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最好就保持同步进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于老师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师远远落下。
④每一小阶段的复习之后,要检查掌握情况。可以自己一个人进行:合起书本,回忆一下这一阶段都学习复习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较模糊的、还没有掌握的、有疑问的,针对有问题的要趁热打铁,折回去快速温习巩固。也可以找你的伙伴一起进行,相互检查、考校。

认真做题
做题的时候:①要仔细审题,而且要审准、审透,提炼出有效信息。②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一定是要真的会,而不是感觉会),把时间放在不会的上。③不要动不动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题会让你觉得题目很简单,但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④适当进行题海战术,掌握各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认真面对每一次考试。考试除了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方式,同时也是你积累经验的过程,比如:①学会如何分配和把控时间;②掌握作答中各种细节的处理技巧;③磨练考试心态;④帮助自己认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复习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