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手不释书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原文:亭林先生①自少至老手不释②书,出门则以一羸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③,呼老兵诣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⑤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⑥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旨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译文: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牵着一匹瘦弱的马,带着几捆书籍随身。有时候走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开怀痛饮。询问他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知道的有所不同,就打开纸张详细记录、更正,一定要到没有任何疑惑时才停下。坐在马背上空闲的时候,他就跨着马鞍默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有时候遇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会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到谷之中,他却也不觉得后悔。读书认真仔细到这个地步,他的学问自然就博大精深到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程度了。
词语解释:亭林先生:顾炎武,号亭林;释:放下;边塞亭障:边塞岗亭、堡垒;诣:去;咨:询问;乃:才。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顾炎武手不释书》,又称为《顾炎武手不释卷》,选自清代文学家全祖望的《亭林先生神道表》。
原文是: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育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是: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核对校正。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小镇店铺反复复习。
第2个回答  2024-02-03
亭林先生从小到大手上从来没有放下过书。出门的时候就带一匹骡子和两匹马在捆几种树带在身边。遇到边塞亭子里的老兵就叫他们到旁边的小酒店里相互谈。从老兵那儿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考察到了区域。如果和他平时生活中所看到听到的不符合,他就要翻书查找并且把批注写在旁边直到没有疑问才离开。骑在马上没有事的时候就背诵四书五经如果遇到老朋友也像不认识一样如果读书的时候坠落山崖或山谷也不后悔。他读书到这个地步也就没有人和可以和他渊博的知识相比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