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的名将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吴国名将——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2、吴国名将——吕蒙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3、蜀国名将——关羽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4、蜀国名将——张飞

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5、魏国名将——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2
钟会、邓艾,胡奋为魏后期名将!姜维,傅俭,蒋舒为蜀后期名将!陆抗,全端为吴后期名将!羊裕,王濬,杜预为西晋初年的名将!
第2个回答  2013-08-12
蜀国:
姜维:诸葛亮继承人
王平:长期镇守汉中
张嶷、马忠:镇守蜀国南方(蜀国的南蛮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不像演义中那样一劳永逸)
罗宪:白帝城守将,在投降魏军(那时候还是魏)之后,顶住了吴国老将丁奉的攻势。
傅佥、蒋舒:镇守第一线重镇阳平关。(傅佥是傅彤的儿子,就是那个在陆逊火烧连营之后拼死帮刘备断后,让他逃走的那个将军。蒋舒曾经很受姜维的赏识,所以也负以重任,可是投降了)

魏国(晋国):
钟会:名门之后,在平定淮南两次叛乱中参赞军务,立下大功,后担任灭蜀军队的统帅。
邓艾:长期镇守西北,跟姜维打得难解难分,可以说是司马懿、诸葛亮斗争的一种延续。
胡遵:能力上没有前两个出色,不过也是一个攻守兼备,智勇兼备的大将。参加了魏、晋多次战役。
羊祜:在魏末晋初担任镇守南方的重任,跟吴国名将陆抗长期对峙,互有攻守,而且还惺惺相惜,死前推荐杜预接替他的位置。
杜预:羊祜的继任者,名将,能力跟羊祜不分伯仲,跟王濬合力攻破东吴的荆州。
王濬:70岁高龄担任西晋的益州刺史,上奏司马炎请求伐吴,率领水军出川中,跟杜预夹击东吴在荆州长江一线的军队。
王浑:西晋的安东大将军,领军从东路攻伐吴国,夺得头功,能力上没有确切描写,不过不会太差。
石苞:原是魏将,在讨伐毋丘俭、诸葛诞叛乱的战役中担任大军先锋,立功不少,后来参与了灭吴战役,在西晋朝廷算是德高望重。他本人可能不太出名,不过西晋有名的大贪官,大富豪石崇就是石苞的第六子。

吴国:
陆抗:陆逊的儿子,东吴后期的顶梁柱,不过被东吴后期的政局动荡波及,以至于西晋大局伐吴之时东吴没有一个能统筹全局的统帅。
丁奉:在东吴前期之是个小角色,不过寿命够长,在后期以其三朝元老的资格先后担任大将军以及大都督,还参与了讨伐孙綝的战斗,奉命率军援救频临灭绝的蜀国,但被罗宪所阻。
全端:东吴世家全家年轻一代的佼佼者。由于全家在孙綝夺权的政变中立场对立,后被全家抄斩,貌似是投降了魏国。
第3个回答  2018-03-07
三国后期的名将有邓艾、羊祜、陆抗、姜维、钟会、夏侯霸、王濬。
主要对阵的名将有邓艾、钟会对阵姜维。陆抗对阵羊祜。
夏侯霸从魏国投奔蜀国,王濬打造楼船灭掉了吴国。
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2-19
蜀国:武有姜维大将军夏候霸、张翼、廖化等…文有蒋琬、费讳等人。魏国:武有邓艾、钟会、张合等能臣…文有司马昭在背后操控大局。吴国到后期因内部争权夺势很少打仗、但也是能人倍出、出名的武将有丁奉、徐盛…文则有孙礼等族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