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神分析会被现代心理学抛弃

如题所述

你好,结合现有实际情况,我认为原因有很多。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首先是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意识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而一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精神分析存在许多问题:
      经常把比喻当作了现实,混淆了比喻和现实的界线。比如,精神分析中的俄狄浦斯情节,说的是古希腊英雄弑父娶母的悲剧故事。但是围绕这个说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弑父娶母的情节,甚至在儿童发展中专门分出一个俄狄浦斯期,我觉得挺扯淡的。更别提口欲期、肛门期之类了。
       非常集权的权力结构。这种权力结构中,只有那些受过严格精神分析训练的人,才有对潜意识解释的权力,怎么算受过严格精神分析训练呢,自学不算,你得自己经过很长时间的被分析,这种知识传承结构跟传销挺像的。
        错误的人性假设。最基本的假设是,人是过去环境,尤其是童年养育方式的产物。这种过去决定论对于想改变的人来说,其实挺让人绝望的。我更相信自我决定论,既人一直都有自我改变的动力和能力。自主性、胜任感和安全感才是促使人前进和改变的基础。
        哲学基础过时了。楼上有人说,精神分析也在不断进步,比如俄狄浦斯期这种老掉牙的理论其实在现代精神分析里也不太提了。我觉得精神分析真正落后的,是它的哲学基础。它的哲学基础仍然是实在论的,相信潜意识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相信防御机制外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综合多家的分析,精神分析被抛弃的原因还是在于其本身的不完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一、什么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二、精神分析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

三、心理学三大势力

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三大流派主要受益于美国的心理学实践,具备直接和系统的对于异常心理的治疗方案和手段。获得了更多来自精神科专业医生和组织的认可。

三大流‍‍派分别应对潜意识、行为和自我完善三个层面的治疗与心理发展,恰巧相互支撑和相互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大体系。


最后结论,精神分析作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之一,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它本身并不等同弗洛伊德,也在不断发展。即使存在局限,精神分析也不会被现代心理学抛弃。

第2个回答  2017-05-02
答: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首先是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意识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而一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前意识则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前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其次是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的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第三是性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第四,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第五,心里防御机制理论。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8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解几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疗方法。心理分析的治疗目标是重建个体心灵内部的和谐,增加本我的表现机会,降低超我的过分要求,使自我的力量强大起来。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有着一定规模、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学科。但是,现代心理学也有着许多矛盾和冲突,面临着分裂和破碎、脱离社会生活等尴尬处境,有时这些问题似乎非常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生存。探索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本理论体系的主旨。

精神分析为什么被抛弃?

(1)无法证伪;参见
(2)经常把比喻当作了现实,混淆了比喻和现实的界线。
(3)非常集权的权力结构。
(4)错误的人性假设。
(5)哲学基础过时了。

精神分析的长处在于讲故事,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能经常为来访者创造一种“哦,原来如此”的顿悟体验。

从上可知,精神分析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存在对现代心理学无所益处,且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误导。我们不能说这样做是否科学,但两个意识流不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学科或者门类,无法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第4个回答  2017-05-02
麻烦,实力用处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