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如何面对死亡?《庄子》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如下:

1、人活着,就应该努力的享受生活,活在当下。

2、人面对死亡应该有一个洒脱的状态,面对生死的时候,一切顺其自然,应时而生,应时而去。

3、《庄子》的观点是: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开始。在庄子心中,一开始世间并没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只是后来,天地间产生了气,气又演变成了形骸、生命和死亡。生命和死亡是由一种生命形态到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转换关系。

4、我的看法是:死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恐惧,还有珍惜。人生短暂,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天。

庄子达观的生死观

老子在生命的生发问题上也表达了很清晰的观点,即将生命的发生视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点老、庄是合拍的。

但是庄子更进一步的是认为“死生为一条”,也就是说无须过重看中生,而避讳死。在这一点上,老子的态度其实是比较暧昧的,甚或说,老子对死是呈一种避趋,或要战胜的姿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7

庄子中说的,对于生死的问题稍微有一些抽象,他借着薪火相传,也借着秦去吊唁老子这样一个事情来表达生死的问题,意思就是说生命的价值是传递人类的文明,是传递人类的精神,这是人的责任。

人顺应生死,顺其自然,不该太执着于生死之上。

既然生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对于生死就应该有一个洒脱的状态,就好像在《庄子》中所说的,面对生死的时候,一切顺其自然,应时而生,应时而去。

人的精神就是在于传递这些活动,人的形体会消失,但是人所带来的精神是永存的,薪火相传,人的生命和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靠着一代一代人传递下去的,这是生命的希望,也是人类的责任。

引申含义

人的价值或许也就人生历程中,经历一些人,经历一些事,传递着一些东西,影响着一些人。不要太执着于生死之中,抱着这样一种心态逐渐的去看淡人生。

有的时候内心真正坦然的时候,让内心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就是视听乎自然的状态,豁达面对的超然态度。

所有人都会面对生死,当你真正不执着于生死,顺其自然的时候,反而能够有一种豁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