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钓得很灵,为啥浮漂还是没动静呢? 为啥你总钓不到大鱼呢?

如题所述

温度和温差对鱼讯的影响

在平时温度很强的时候,温度低一点对鱼讯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是有利于鱼儿张口寻食的。但是在总体温度并不强的时候,温度的变化便会十分影响鱼吃口了。比如说如今这个天气温差很大,不仅是昼夜温差,前后几天的温差也有可能出现大幅变化。

假如只是昼夜温差还好,大不了挑选水温相对稳定的时候钓钓鱼,比如说中午和下午。这时候水温相对稳定,浅水的温度升高得比较快,鱼儿的活跃度尽管受到影响,但比以前低温的时候活跃度高许多。

可是前后几天的温差太大,就表明天气出现了异常,比如说大幅度的减温。这个时候除了减温前或是减温当日有个潜伏期之外,接下来2-3天也不会有什么好鱼吃口。由于鱼儿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温度的变化。可能有些钓鱼爱好者觉得鲫鱼不怕冷应当没关系,可是鲫鱼也是冷血动物,身体的温度还是会随着水温来调节的。

应当执行“人找鱼”的策略,而非固守

秋冬季节温度都是处在迟缓降低的阶段,鱼儿的活跃度还会逐渐减少,我们就不能用以前的策略来作钓了。在低温情况下鱼儿的食量减少,不爱活动,只会待在相对舒服的水域和隔水层。所以我们的作钓策略应当更主动一些,比如说在作钓时饵料上应当以腥为主,让饵料的适口性更好一些,这样鱼吃得会更轻松,同时能够尝试让饵料动起来,开展逗钓,用于刺激鱼儿寻食的本能。

主动找到鱼儿栖居的水域和隔水层,而非打窝后等鱼儿进窝,不然这样发窝的速度会非常慢,甚至一整天都没鱼进窝。有条件的话能够多打几个窝,拿不定怎么选择钓位能够水深和浅水都兼具一下,哪里有鱼就钓哪里。

出钓的频次不多

尽管有些钓鱼爱好者说自己钓了十几年的鱼,可事实上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出钓一次,加起来还没有别人一年出钓的次数多。假如这样的出钓频率还能常常钓到大鱼,除了资源特别好以外,那便是运气爆棚了。由于出钓的次数少,为了不许自己空军,每次定的目标鱼都比较贴合实际,比如说鲫鱼、鲤鱼等等。

我们都知道,想钓大鱼是必须提早养窝的,通过不断地向同一个钓位定时定量的打窝,持续五到七天上下,才有可能钓到大鱼。假如出钓频次非常少,那肯定是没时间养窝的。因此,钓到大鱼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性格急躁,没有耐心

我们都懂,钓大鱼和钓小鱼是不一样的。首先便是野外海域的大鱼数量非常少,加上警觉性非常高,有时候提早打了窝料下来,也不一定有大鱼进窝。在小编这里,因为资源非常少,有时候养了一个礼拜的窝,钓一天钓鱼漂也不会动一下。这个时候除了继续守钓,于事无补。有些钓鱼爱好者就没有这个耐心,下竿两三个小时,只要钓鱼漂没有动静就坐不住了。要不掏出手机刷视频,要不便是收竿回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4
很有可能是钓鱼的地方确实没有鱼,我建议,这种情况可以换一个地方。
第2个回答  2022-08-24
很有可能是因为浮漂处理不正确导致的,钓不到大鱼,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耐心,或者位置选择不正确导致的。
第3个回答  2022-08-24
可能是钓鱼技术不行,也有可能是缺乏耐心,技术和耐心在钓鱼中,缺一不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