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统觉

如题所述

先验统觉作为一种功能的本质在于:它是思维主体在先天地“综合统一”直观杂多为意识的对象的同时, 把自己的意识即自我意识实现或产生出来的功能。

感性所提供的材料,知性通过范畴加以把握,所以经验得以可能。可是对于感性所提供的材料,只不过是 时空中相继的序列 ,比如一棵树,我们看到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里,树随风摇摆所闪现的一幅幅画面,那么我们凭什么将这一幅幅不同的画面都理解为这棵树呢?用康德的术语来说, 一个对象是如何从感性序列中产生的。 在这里,康德提出了先验的统觉。

先验统觉有这样三种行为: 直观中的把握性综合,想象中的再现性综合,概念中的认知性综合。 分别对应着在直观中把握到对象,在想象/回忆中把握到对象,以及在对概念的推演中把握到对象。

而康德的阐述思路大致都是: 既然我们已经能够通过直观/想象/概念把握到了对象,那么我们就必然会具有如此这般将诸多材料把握为一个对象的能力,即先验统觉。

以上方式可以用来分析“自我”这一概念。对于“自我”,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经验:对于当下的自我,我们可以看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我们可以感受到某处的疼痛;对于回忆中的自我,我们可以通过当初的照片看到当时的模样,可以回忆起一段时间以前自己的行为等等。 在这所有的经验中,通过 感性 所提供给我们的无非是:身体部位的外貌,疼痛的刺激,以及作出行为的图像,倘若仅仅如此,那么“自我”仅仅只是这些 感性的杂多 ,永远也无法从这些杂多中看到作为一个 对象的“我” 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即使是直观到的材料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幼时的照片同现在已经有明显区别,可是我们仍然能够 将这些感性材料都归摄到一个同一的“自我”概念之下,这便是先验统觉的作用。

通过感性所获得的关于“自我”的材料,称之为“经验自我”,而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对象来被理解的,称之为“先验自我”。何谓“先验”,即是不依赖于经验。这个“先验自我”,乃是不依赖于任何关于自我的感性材料的,并且是先于一切直观材料的。所谓的对象,并不是如经验论所陈述的,是各种感性材料的单纯集合体,而是在各种材料产生以先便已经存在的。在这里,已经能隐隐的感受到了对先验现象学的召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