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作答?

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作答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题如何做?

提出对策题是申论考试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题目,也是部分考生很怕在考场相遇的一类题,通常在考场耗时耗力难以得分。主要是因为对策主题考察十分灵活,大家对于材料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过于陌生,缺少相关话题对策的积累,不知如何下笔;

再者就是各位考生能够理解材料中的问题,大致的对策也能提及,但是表述不够规范,用词不够严谨,使得出现失分的情况。

今天,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总结相关答题技巧并从“人才类、资金类、监督类、意识类”等四方面列举一些常用的规范表述,供大家学习参考。

答题技巧

1、题型问法:提出对策题要注意审题,审清楚是一问还是两问,避免漏掉答案要点。两问的情况主要有:题干中出现“并”,例如,分析或概况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作答要求中出现“问题概括全面”、“问题表述精准”等类似表述时,也要先概括再提对策。

2、对策来源:对策来源主要有直接对策和间接对策。其中,直接对策在材料里可以找到,对于直接对策要直接写进答案要点中;间接对策主要是通过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反推,总结出解决的相关对策,对策题很多情况都是案例型的材料,正面案例的经验也是对策的一个来源,负面案例的教训也可通过反推来写出对策要点;还有就是大家在平时积累的相关经验表述。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积累。

3、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具体指的是对策必须要解决材料里的问题,更多的是强调内容上的对应,而不是形式上的对应;只要对策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即可。

4、有操作性:对策的表述一定要具体,而不是泛泛而谈喊口号,每条对策既要有宏观表述,也要有具体展开,具体展开时,可参考:主体+如何做(对象+方式+内容)+效果/目的的形式展开。

常用表述

1、人才类

近些年,有仔细梳理过我们各省试题的同学,会发现材料中经常提到“难以留住基层公务员;乡村教师流失;缺少职业技能型人才”等类似的话题。这其中均暴露出人才缺少或流失。因此,各位考生可以在考场考虑使用:加大人才投入;扩充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专业人才;而这几个关键词适合于总括的对策,具体对策还是需要就提论题比如可以考虑书写:出台优惠补贴政策、完善福利补贴制度;打通上升渠道、创优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政企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专业所需人才;既要加强培训,又要开展外聘工作;根据人才特点需求,合理规划,灵活调配岗位。

2、资金类

对策题涉及资金问题通常都是“资金短缺、苦于没钱”等情况,此时可以考虑“加大资金投入;筹集社会资金;建立投融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等;若材料中围绕乡村领域展开可参考发展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发放低息贷款、免押贷款、无息贷款等;若涉及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也可以考虑“政策支持、降低税费门槛”。

3、监督类

为了保障和促进当前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执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题设经常围绕监督方向展开,因此常见类型:“建立自上而下监督管理体系、落实一岗双责、两个责任,强化同级监督、互相监督、实行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拓宽监督举报渠道,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等。

4、意识类

提出对策题经常涉及各类主体思想意识层面出现问题,如村民垃圾分类思想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铺张浪费、讲究牌面,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淡薄等相关问题。

常见对策表述如: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发展观念,形成正确意识,加强思想重视,加强作风建设,倡导良好家风,提高自律意识,培育良好风气,树立模仿榜样,营造社会氛围,引领舆论导向,传递价值观念。

以上就是申论考试中有关对策题的作答技巧以及“资金、监督、人才、意识”这四类常用的对策建议,欢迎各位同学学习交流。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您好!

一、审清题意


审清题意是准确作答的前提,考生在审题时应当迅速判断该题属于单一型对策题还是复合型对策题,即是否需要先概括问题或原因。单一型对策题一般直接要求提出对策,复合型对策题的判断方法可参考如下:

〖试题〗

题干要求先概括问题再提出对策。


〖表述方式〗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请概括…问题,对…的问题加以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


〖试题〗

题干要求先概括原因再提出对策。


〖表述方式〗

分析……的原因,请概括……原因,对……的原因加以概括。


〖试题〗

有针对概括的具体要求。


〖表述方式〗

概括准确、扼要;全面准确;问题定位准确。


二、提炼要点


(一)提出对策的方法

获取对策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引用材料中的对策、根据问题推出对策、根据原因得到对策和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这四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会在“典型题型讲解”中详细阐述。

提出对策的方法:引用材料中的对策、根据问题推出对策、根据原因得到对策、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


(二)定位要点

考生在审清题意后,需要依据题干要求,回到给定资料中提取要点。要点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推出两种,直接引用即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对策,间接推出即根据问题、原因、经验、教训等推出对策。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可依据自身习惯标记要点将间接推出的要点关键词写在资料旁边,方便整合。力求做到通读一遍资料,要点了然于胸。


三、加工要点


提出对策题与其他题型相比有其自身特点,下面就对策要点的加工进行论述。

(一)单条对策加工

单条对策:主旨句+具体阐述(主体+手段或内容+客体+目的)

主旨句指位于单条对策最前端的概括性句子,其目的为明确答案要点,方便阅卷者快速提取答案信息。

具体阐述是对主旨句的扩展,主要包括主体、手段或内容、客体、目的。


(二)整体对策加工

从近几年申论考试情况来看,结构分已逐渐成为申论考试的重要评分依据,考生要加强对提出对策题结构问题的关注。

一个完整的对策应当包括铺垫、展开两部分。


1、对策的铺垫

对策的铺垫是写在对策主体部分之前的话,主要包括对策针对的问题、对策主体、对策原则以及对策数量等内容,起到铺垫、总述的作用。


2、对策的展开

对策的展开指的是在整篇对策中具体阐述对策部分,是提出对策题答案的主体部分。

对策题的作答字数较多,一般在300~500字,因此,要分条、分段作答,使阅卷者能够迅速抓住要点,一目了然。对策的数量最好在3~6条,可根据要点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本部分最好用鲜明的序号标明,如:“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

第2个回答  2021-02-04
先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针对性提对策,一对一分条陈述,如果不能一对一,多个问题用一个对策也可以
第3个回答  2021-02-04
一、直接对策
一般材料中会写直接对策,重点关注对策词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权威观点,会呈现出直接对策的部分。
二、间接对策
1、根据问题推对策
根据材料中的问题反推对策。
例: 刚刚结束的五一黄金周,又为各地创下了旅游人数与收入新高,南昌旅游收入近五亿元。五一期间,H省共接待游客962.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21亿元。然而在我国多个城市存在的导游服务不规范、质量不高的问题与我国的旅游发展极不适应。
对策:严格规范导游服务,提升导游服务质量,使之与我国旅游发展相适应。
2、根据原因推对策
根据材料中的原因反推对策。
例:某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全国各地政府出面捕杀狗的事件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H区屠狗事件中很多网友称要保护的‘狗权’,就指的是动物福利。而且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动物福利层面立法的缺失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对策:政府要完善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保证动物保护有法可依,维护动物福利。
3、根据成功经验推对策
根据材料中案例的成功经验推对策。
例:歌德学院像德国的大部分文化机构一样,从政府得到资助。德国联邦政府每年投入80亿欧元用于文化事业,占据全部文化投入的90%以上,而来自企业的资助只有5.5亿欧元。有了这样的保证,国家为文化“埋单”的模式反而在经济危机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大部分经费是由私人出的,像美国那样,文化会成为经济的牺牲品。比如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文化就会惨遭损失,进入寒冬。我们特别高兴的是,我们的经费是安全的。”图格斯说。
对策: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确保经费的安全,避免在经济危机时,造成文化损失。
4、根据失败教训推对策
根据材料中案例的失败教训推对策。
例:长期以来,水质问题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15个州,其中5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全面规划,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在。
对策:治理河流需要全面规划,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整个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