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企业管理案例解答

1987 年,华美无线电厂决定从生产低档的半导体收音机转向生产中档收 录两用机,新产品的牌子起名为“孔雀”。
华美无线电厂地处江南,过去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由于价廉物美,市 场销路一直很好,特别受到广大农村顾客的青睐。
华美无线电厂的战略是提高企业的技术档次,利用“孔雀”进入国内中 档价格收录机市场。当时国内生产中档价格的收录机企业已近百家。面对未 来的竞争局面,华美无线电厂一方面积极地进行了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 的准备更新工作,另一方面,为了激起公众对本企业新产品的兴趣,在“孔 雀”实际问世之前半年,就大做广告宣传。街头巷尾,电视广告,在众多高、 中、低档的国产、进口收录机广告中,“孔雀”更显得光彩引人。华美无线 电厂计划在转产的第一年中就生产 20 万台收录机。
然而,二年后的 1989 年,华美无线电厂共计仅售出了 15 万台收录机, 加之 1988 年后,国家实行经济调整,市场萎缩,收录机市场的需求也基本倾 向高、低档两头。在花了几乎 150 万元人民币进入市场之后,“孔雀”问世 两年间估计亏损了 100 多万元,而原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市场则被其他厂家占 领。
显然,华美无线电厂犯了一个代价昂贵的错误。

[教学功能及用途]
这是一个涉及企业环境分析的小品型案例。也涉及战略决策问题。本案 例尽管短小,但却隐含着两次环境分析和两次决策的内容(原产品决策期的 决策和新产品亏损期的决策)。分析和讨论此案例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
1987—1989 年这一时期的实际的经济状况、市场状况及其他有关因素的了
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思考题]
1.如果你是华美无线电厂的厂长,在原产品的兴盛期,你会做出转产“孔 雀”的决策吗?若不转产“孔雀”,你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制定华美厂的发 展战略?
2.“孔雀”为什么未在收录机中档市场上取得立足点?
3.华美厂应采取什么应急措施避免企业的全面失败?
4.如果你是华美厂厂长,就企业的亏损状况,请拿出新的发展战略。
(唐苏明编写)

刚开始学就被难住了,希望大家能帮帮忙,帮我分析一下,应该怎么答。如果答案很好,我会再追加50分的。

1.如果我是华美无线电厂的厂长,在原产品的兴盛期,我会做出转产“孔雀”的决策。
转产的策略是对的,毕竟到了90年代,无线电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逐渐转向了黑电和其他专属配件使用行业(如汽车)
显然这个案例中的错误部分不应该全部由厂长来背。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转产”,转产不意味着要放弃之前的所做的产品和品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可口可乐”在单一饮品里面的多元化的思路可以看的出来,这在企业界是有成功先例的(包括企业收购汇源的战略)
但是在87年这个特定的年代,这个厂长应该也要背负一定的责任,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厂的厂长,应该具有相当的政治敏感度,对于没有政治敏感度,而最终导致这个产品是死在政策调整上,是非常的不值得的。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个厂长关于转型多元化的勇气还是可嘉的,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具有这样的意识的人其实并不多。
2.没有取得立足点的原因应该有很多,其实这个企业的“转产”并不能完全称之为“转产”毕竟它之前是生产无线电的。按照正常来讲,无线电的技术应该要比半导体的技术高度要高的多,今天看到它失败了,很可能是它最初的产品定位有问题。一贯在低档区徘徊的品牌,去声场中高端产品,这很可能是定位出错问题,如果换是我,我可能会让然采取低价的策略,迅速占领低端收录机市场,扩大了市场份额,然后在考虑用另外一个牌子去尝试做中高端市场。定位的突破其实本身和其广告形式关联并不大,广告毕竟只是载体实现。
3.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快捷的办法,用中档的产品质量抵挡的价格去冲击低端市场,快速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有了现金流,即使亏损了,也可以保住企业的活命策略。同时在企业内部可能也要进行开源节流政策,挽企业于水深火热之中
4.其实失败是最好的学费,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没有机会再爬起来,前面已经给出我的策略了,抢占低端试产站稳脚跟后,用新品牌或者去收购其他高端的品牌产品进行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