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人物形象

如题所述

牛魔王又叫,是小说《西游记》里的角色,铁扇公主的丈夫,红孩儿的父亲,故事讲述了牛魔王早年在花果山和孙悟空等七个妖王结拜,自称“平天大圣”,而后在西方娶铁扇公主为妻,又入赘给玉面公主,并在玉面公主的摩云洞久住
该剧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因孙悟空在用计借取芭蕉扇的过程中欺负了铁扇公主,惹得牛魔王大怒,与孙悟空大战许久。虽然牛魔王在孙悟空和猪八戒、土地的联手围攻下落败,但孙悟空始终无法降服牛魔王,最终在护法金刚和天将的围攻下屈服,被哪吒牵往西方牛魔王是众多妖王中少数的几个能不靠法宝与孙悟空恶斗的角色
人物外貌: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
性格特点:牛魔王不仅力大无穷,能战惯斗,而且善于分析情势、颇有智谋。当他一听到孙悟空提到曾向铁扇公主借扇,“嫂嫂坚执不借。是以特求兄长”时。他马上就到孙悟空是“先欺负我山妻”;碧波潭赴宴,出得门来,不见了他的坐骑辟水金睛兽时,他立刻省悟到孙悟空干的,并得出结论:“那猴子千般伶俐,万样机关,断乎是那厮变作蟹精,来此打探消息,偷了我兽,去山妻处骗了那芭蕉扇儿也!”可以说是料敌如神。对此,他采取了断然的行动,不再回积雷山,而是驾黄云,径至翠云山芭蕉洞。当见到妻子罗刹,得知芭蕉扇已被孙悟空骗走,他赶上孙悟空时,这位烈性而执拗的魔王并未去强夺而是智取。他看见孙悟空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立即一方面想到。我若当面索取,他定然不与,倘若扇我一扇,要去十万八千里”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他又分析到孙悟空当时“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不会细察的心理状态,于是他变化为猪八戒,花言巧语骗回了芭蕉扇,可见他有勇有谋。牛魔王暴烈、执拗、力大、善于变化,同时又纵子为恶、停妻再娶,是一个同时将牛的动物性、妖的幻想性和人的性相结合的文学形象
人物原型:牛魔王的原型,当是《往世书》中的魔牛魔希娑。《往世载,魔希娑骗取了梵天的承诺,三界之内没有任何男性可以拥有战胜他的法力。于是阿修罗化身魔希娑开始肆无忌惮地为祸世间,他对人间和众神的折磨引得三大主神震怒。于是众神便派生于火焰中的雪山女神杜尔迦去对付他,并将各自的一部分能力和武器赋予她,使杜尔迦拥有了撼天动地的力量,她不仅以狻猊为坐骑,还有了八到十二条臂膀并且还有湿婆的三叉戟、湿毗奴的飞轮等兵器,印度教徒为感谢诞生于火却家住于水的多臂杜尔迦女神,便在杜尔迦节用投水的方式送她回家与亲人团聚,并以降服魔希娑的浴火而生的女神入水而达到祭祀的最终目的和高潮。这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牛王魔希娑被源出于水中的多臂女神杜尔迦所用火制服,其在传入中国后便被不断地改造,在这个故事中,“火”不仅与杜尔迦故事一样是战胜牛魔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牛魔王是具有典型印度文化特征的“牛魔罗王”。可见,早期牛魔王故事仍然保留了印度神话中魔希娑被其对手用火所灭的故事梗概。在《西游记》中牛魔王被脚踩风火轮、有火尖枪和三头六臂的哪吒用火所败,虽然具体细节上有差异,但是在其故事的构成要件上是一致的,《西游记》延续了印度神话中魔希娑的故事,只是将其与中国流传的故事版本进行了有机整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