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靶向治疗已经出现有二十余年了,早1998年,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是作用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Ⅱ的单克隆抗体,也就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到2002年,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出现,其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靶向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副作用越来越能被控制,疗效也越来越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疗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化疗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正在从细胞攻击模式向靶向治疗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靶向治疗。那么什么是靶向治疗呢?

1、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也叫“生物导弹”,就是针对肿瘤中异常的细胞,这个细胞也就是靶点,然后注射与之相匹配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会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但不会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影响。

2、靶向治疗的优势

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异常分子和基因开发的,它是将异常的肿瘤细胞或基因作为靶点,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杀死它,所以靶向治疗不会误伤到正常的细胞,而且全部药效都用在肿瘤细胞上,药效比常规化疗药强,副作用却比常规化疗小很多。

靶向治疗不需要住院,患者可在家带药口服,但要主动联系医生进行反馈,及时调整药量,因为不需要长期反复入院,所以可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

靶向治疗的治疗周期短,且不用反复检查,而且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3、传统化疗的弊端

常规化疗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是杀死生长活跃的细胞,但无法准确识别哪些是肿瘤细胞,哪些是正常细胞,所以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正常细胞受到伤害,这也是常规化疗毒副作用较大的主要原因。

但是靶向治疗因为精准的注射,则不会出现杀死正常细胞的情况。而且传统化疗不像靶向治疗那样直接作用于肿瘤,所以药效没有靶向治疗好,许多用化疗难以医治的肿瘤,可能用靶向治疗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4、什么样的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呢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只有具有靶点的患者才可以进行靶向治疗,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所谓的靶点,就是基因突变的位点。比如在肺癌的发病机制中,目前已经发现有许多不同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也发明和应用了不少针对基因突变的药物。

现在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现象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这类的患者就可以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靶向治疗。这些抑制基因突变的药物是通过阻断肿瘤发出的信号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其效果明显,发挥速度快,不良反应较小,对于那些手术后复发或者是晚期的肿瘤患者来说是一个好的治疗方法,但必须符合基因突变的条件。

靶向治疗不仅需要异常的分子或基因作为靶点,还需要有针对该靶点的治疗药物,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后,还需要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心脏功能健全,这样才可以实行靶向治疗。

5、肿瘤靶向治疗分为二大类

根据不同的靶向部位,研究人员将肿瘤靶向治疗分为二大类:即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和肿瘤血管靶向治疗。

肿瘤细胞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作为靶向,而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则是利用肿瘤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起作用。

虽然那些针对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局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但由于这些大分子物质要到达肿瘤细胞靶区,仍然需要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这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而血管靶向药物则有很大的优势,在给药后可以迅速高浓度地积聚在靶标部位。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是现在最好的医疗技术之一,是治疗肿瘤的最好方式。靶向治疗的针对性强,药效比常规化疗明显,而且副作用较小,同时患者不需要住院,可以在家里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也较短。

但是靶向治疗对患者有要求,就是患者必须具有可以成为“靶点”的细胞或者基因,同时患者的肝肾、心脏也要健全,否则无法进行靶向治疗。我们要了解靶向治疗的优势,也要明白其弊端和要求。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2

    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技术进行靶点治疗。局部的病灶靶点可以用局部靶向消融治疗、靶向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内照射治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分子,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周期的调节,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

第2个回答  2019-10-24
靶向治疗从字面上理解一下“靶”取自于“打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我们也可以把靶向治疗理解为带有目标识别能力的导弹,会追着既定目标轰炸。肿瘤细胞的表面会有一些特异性的蛋白(正常细胞没有),靶向药就可以利用这些蛋白识别肿瘤细胞,然后定点杀灭。也就是说靶向药只适用哪些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了特异性蛋白的癌细胞,那些并没有特异性蛋白癌细胞是不能被识别的。
所以我们首先知道的一点就是靶向治疗针对的人群是特定人群,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就算有钱也不行。
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靶向治疗的治疗过程。靶向药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肿瘤细胞刚好携带了这个基因突变,一开始就是因为有这些基因突变,让肿瘤细胞疯狂生长。靶向药可以特异性地识别这些突变基因,与之结合,从而封闭癌细胞的生长开关,让肿瘤得以控制。但是,肿瘤细胞中总有那么些非常聪明的坏蛋,就像游戏中的“大Boss”,他们学会了躲避靶向药物的攻击,并且“繁殖”更多可以躲避攻击的细胞。久而久之,这些癌细胞就“进化”为新的一批“耐药”大军。耐药就像靶向药回避不了的梦魇,但是,每个人发生耐药又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3-5个月就耐药,有些人甚至数10月甚至数年。
所以我们又知道了一点就是靶向治疗并非长久治疗选择,它会产生耐药性,迫使你不得不放弃靶向治疗,就算有钱也不行。
虽然说在临床上靶向治疗的治疗效果比化疗要好,但是存在的局限性很大,于是人们在考虑是否有一种靶向治疗没有局限性?研究发现抗血管治疗作为一种针对肿瘤新生血管治疗的新兴治疗方式完全可以称之为没有局限的“靶向治疗”。
治疗肿瘤就是要从根本出发,不仅针对肿瘤细胞,更要针对肿瘤生存的环境,尤其是肿瘤血管生成,全方位地打击肿瘤!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可以使现有的肿瘤血管退化,从而切断肿瘤细胞生长所需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使肿瘤细胞慢慢“饿死”,提高治疗效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持续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第3个回答  2020-01-22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简介
靶向治疗是指以标准化的生物标记物来识别是否存在某种疾病特定的控制肿瘤生长的基因或基因谱,以此确定针对特异性靶点的治疗方法。某些肿瘤是由于单一致癌基因的异常激活而形成并依赖于该异常基因的激活,这种现象称为致癌基因依赖。识别可用药的致癌驱动因子创造了可使用高效治疗性干预的可能性,已经有识别致癌驱动因子包括KRAS,EGFR,EML4-ALK等。
确定致病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服用个体化治疗靶向药物有针对性疗效,普遍适用的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针对EGFR,克唑替尼™针对EML4-ALK等。
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核子基因专业人士对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基因致癌的机理慢慢清晰起来,基于致癌基因的高端生物技术不断的被医学临床应用,分子靶向治疗,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兴起,这就是靶向治疗。
借助于不断进步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人们对于肿瘤的认识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对于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掌握已经不再停留到部位和器官形态学水平,而是结合形态和功能改变,并逐渐向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乃至基因组学分类诊断和治疗的方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数字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学与临床肿瘤学诊疗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而诞生了许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在国内外肿瘤学多学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肿瘤靶向治疗技术不断得到推广,疗效也不断得到提高。与时俱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自从2004年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多中心协作和多学科合作,不断总结和制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使肿瘤个体化、靶向和综合治疗的理念不断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但是总体来讲,靶向治疗在国内实际应用中还不够成熟,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更多的理论上的研究很难得到准确的实现,所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

1、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2、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外,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技术进行靶点治疗。局部的病灶靶点可以用局部靶向消融治疗、靶向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内照射治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3、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分子,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周期的调节,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