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儿童文学对幼儿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为什么孩子需要文学?文学,给人的感觉是文绉绉、难懂的、需要逻辑思维的,那么孩子能读懂吗?眼下的孩子学习竞争激烈、作业繁重,再加上各类特长班,单是这些家长眼里很“实用”的东西已经叫孩子们应接不暇了,怎么还有时间去读文学呢?

平时我们去书展或书店逛逛,满目的是那些“实用性”高,与学习又直接关联的教辅书籍。就算是故事类的,也常常都突出“显性价值”,希望孩子能直接受到教育。

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认知性的内容学习上,忘记了对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来说,情感、兴趣、生活习惯、美感等非智力因素,一样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回答重点说说情感教育,有时间再跟大家分享少儿服饰美育的一些观点,如何对孩子进行生活中的美感教育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完整的教育应包括认知、道德和情感三个方面。只注重认知与知识学习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就算有高智商、有良好的学习表现,但却精神空虚、情感麻木、感觉不到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个体。除了理性教育,孩子也需要情感教育,满足其精神需求。

文学是情感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而从孩子角度出发、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心理、契合孩子的审美情趣等特质,使儿童文学作品比其他读物更容易走进孩子内心,触动孩子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

儿童文学通过丰富多样的题材,叙述成长中的各种快乐与悲伤、矛盾与困惑,涉及了爱与成长、亲情、友情、生命、死亡的命题,展现了正直、善良等美好的品质,让孩子得以在体验情感过程中,反思自我、发现自我、进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这难道不比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重要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儿童写作的读物,包括儿歌、童话、寓言和故事等。很多儿童都是听着《小兔子乖乖》、《小燕子》、《种太阳》、《亲亲我》等儿歌,读着《龟兔赛跑》、《猴子捞月》、《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长大的。他们的很多语言和行为也来源于此。所以儿童文学是儿童最贴心的伙伴,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第一,儿童文学是儿童语言学习和积累的最好老师。

如果我们把一位没有接触过儿童文学的孩子和一位天天与儿童文学为伴的孩子安排在同一个环境中,让他们对月亮做出表述,我们肯定会看到前一位孩子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表述月亮,或者说:月亮圆。"圆”就是他(她)唯一的词语。而后一位孩子可能会说:月亮像一条小船;月亮像一个大月饼……他(她)能用形象的比喻把月亮描述得很生动,倒不是他(她)已经懂得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是他(她)的词语和句式来自于同他(她)为伴的儿童文学,他(她)只不过能够把从儿童文学中学习和积累的词语和句式加以很恰当地运用而已。很多家长都有深切地体会,孩子与儿童文学做伴,就是比同龄孩子知道的事情多,词汇也多,时不时就会说出一个连大人都想不到的词语来。而且总喜欢拿童话里的人物和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做比较,来评价和判断儿童自己做的事情。毋庸置疑,儿童文学是儿童语言学习和积累的最好老师。

第二,儿童文学是儿童行为养成的良好帮手。

儿童行为的养成一部分源自父母的教导,一部分源自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的相互学习,一部分源自儿童文学的陶熏。可以这样说,源于父母的教导有强迫性,儿童不见的完全接受。源于小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有一些是错误行为。唯有源于儿童文学中的行为,不但是正确和可行的,而且最容易让儿童接纳。儿童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他们很喜欢比照童话里学到的行为与同伴过家家,甚至要求大人与他们一起表演童话里的故事,对大人指手划脚,俨然一副导演的样子。所以说,让儿童同儿童文学做伙伴,无疑是其良好行为养成的好帮手。

第三,儿童文学是儿童判断事物好坏的最可靠依据。

儿童不具备判断事物好坏的能力。比如他(她)看到了一条蛇,就想走上去抓住它,因为他(她)不知道蛇会咬人。简单事物好坏的判断能力,主要是父母教的,但事物的类别很多,父母也不见得都能教给他(她)。而儿童文学中不光有对一般事物好坏的判断,还有对人的判断,对情感的判断,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这些情形,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但儿歌里有,童话里有,寓言故事里有。当他们从儿童文学中获得后,对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时帮助很大。他们常常拿儿童文学中的事情来判断他们所遇到的事情。所以说儿童文学是儿童判断事物好坏的可靠依据。

第四,儿童文学给儿童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趣味。

儿童是无忧无虑的,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如何获得快乐。玩玩具、与小伙伴同玩、父母陪着玩是他们得到快乐的主要渠道。儿童文学会为儿童获取快乐打开了另一扉门。不管是听儿歌、听童话故事,还是看儿童连环画,都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很多儿童乐此不疲,留连忘返。有时候,必须要在大人的干预下,才能离开儿童文学的世界去吃饭、睡觉。有的儿童甚至要听着童话故事才能安安稳稳地入睡。

总之,儿童文学是成人送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就像生日蛋糕一样留在他们的世界里。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享受,而且为他们的成长铺开了一条平坦的道路。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第2个回答  2020-10-13
幼儿文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有什么作用
文学是从生活中精炼提纯而来,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幼儿文学的存在形式和性质决定了它的实用性,她不同于一般的幼儿读物,浅显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社会与人文知识,具有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智慧以及发展思维能力的智育功能;还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兴趣等品质的德育功能;又有陶冶性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的美育功能。

对这一年龄段的教育以及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将“人之初”的基础打好、打牢,那么以后则“如水之就下”而水到渠成。

假如养成某些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因为越早养成的不良习惯越难以纠正。

这些早已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因此,充分利用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幼儿时基本上无理性、无逻辑思维,靠好奇作支撑,以兴趣为动力。

而幼儿文学则以寓意深刻之功,收潜移默化之效,于欢声笑语之中净化其灵魂,正是润物细无声。

这正是幼儿文学之所长、之所能。

因此,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幼儿文学的认知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为探讨方便起见,姑且分而论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