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多音字组词

找33个以上

佛多音字,共有四个音,分别是 fó  fú  bì bó

1.佛(fó):佛祖、佛教、佛经、佛法、学佛、拜佛、念佛、成佛、佛陀、佛宝、佛钵、佛藏、佛草、佛场、佛乘、佛齿、佛出世、佛祠、佛道、佛灯、佛地、佛弟子、佛谛、佛典、佛殿、佛袈裟、佛教、佛教徒、佛戒、佛界、佛龛、佛口蛇心、佛口圣心、佛窟、佛老、佛理、佛力。

2.佛(fú):佛戾、仿佛、不忍佛其意、佛郁 、 吹拂 、清风拂面。

3.佛 (bì) :  佛肸、佛狸。

4.佛(bó):我拂然而怒、怫然平世之俗起焉。

拓展资料:

佛,fo,从人从弗。人表意,表示看不清楚;弗(fu)表声,有"不正而使其正义“之义。佛,浮屠也,后简化成一个字“佛”。

1.读音fó fú bì bó

2.繁体字:佛异体字:仏 结构:左右

3.部首:亻汉字首尾分解:亻弗汉字部件分解:亻弗

4.部外笔画:5总笔画:7

5.郑码:NYND五笔86:WXJH五笔98:WXJH仓颉:OLLN

6.四角号码:252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F5B

7.笔顺编号:3251532

8.笔顺读写:撇 竖 横折 横 竖折弯钩 撇 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9

佛字是个多音字,可以读fó、fú、bì、bó。

1、当读作fó时,其含义是: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佛教;佛像;比喻慈悲的人。组词如下:

佛经、佛祖、念佛、佛法、佛陀、佛寺、佛手、礼佛、佛老、佛爷、佛号、赕佛、活佛、佛事、佛门、佛光、佛牙、佛阁、佛郎、佛钵、成佛、佛火、报佛、佛婆、佛性、佛会、佛眼

2、当佛读作fú时,通“拂”,违背。组词如下:

仿佛、佛戾、佛郁、佛桑、佛道艾

3、当佛读作bì时,古同“弼”,辅弼。组词如下:

佛狸、佛肸、佛狸祠、佛貍祠

4、当佛读作bó时,古同“勃”,兴起。组词如下:

佛泥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佛,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佛,看到却看不清楚。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弗”作声旁。

词语解释:

1、佛法[fó fǎ]

佛教的教义;佛教徒认为佛所具有的法力。

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

2、仿佛[fǎng fú]

(1)、似乎;好像。

他干起活来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2)、像;类似。

他的模样还和十年前相仿佛。

3、佛狸[bì lí]

(1)、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的小字。

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貍愁。”

白话释义: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说用投鞭断流,回忆往昔被响箭射死,风雨凄愁,北魏拓跋焘死于非命。”

(2)、借指 江苏 六合县。因县城东南有瓜步山,山上有佛貍祠,故名。

清·陈维崧《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万家帘幙火微明,佛狸城。”

白话释义:清·陈维崧《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众多人家的门窗帷幕都泛着微量的火光,是六合县。”

(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宋·陆游《自凤州来客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宁许佛貍生?”

白话释义:宋·陆游《自凤州来客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前些天就在传说兵乱,今年让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这样存活?”

4、佛泥[bó ní]

古国名。在今 加里曼丹岛 北部 文莱 一带,也写作“渤泥”。

宋·赵汝适《诸蕃志·渤泥国》:“商贾日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 佛泥,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

白话释义:宋·赵汝适《诸蕃志·渤泥国》:“ 商人们以中原美食讨好国王,所以往来渤泥国,一定会带上少数擅长烹调的人一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9

佛字有四个读音,fó 、fú、bì和bó

1、佛教[fó jiào] 

也叫释教。世界三 大宗教之一。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时由释迦牟尼所创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虽主张“众生平 等,皆可成佛”,但又说“有生皆苦”,而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于消极的“涅槃”(意为寂灭)境界。流传于亚洲...

2、佛像[fó xiàng] 

佛陀的像。

3、佛经[fó jīng] 

泛指一切佛教典 籍。内容包括经(教义)、律(戒律)、论(论述或注释),合称三藏。

4、佛手[fó shǒu]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枸橼(jǔyuán)的变种,叶子长椭圆形,花上部白色,下部紫红色。果实黄色,基部圆形。上部分裂,像手指,有香气,可供观赏,也可入药。

5、佛子[fó zǐ] 

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6、佛狸[bì lí] 

北魏 拓跋焘(太武帝)的小字。《宋书·索虏传》:“嗣 死,谥曰 明元皇帝,子 焘 字 佛貍 代立。”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 佛貍 愁。”

7、佛泥[bó ní] 

古国名。在今 加里曼丹岛 北部 文莱 一带。宋 太平兴国 二年始朝贡于 宋。也写作“渤泥”。宋 赵汝适《诸蕃志·渤泥国》:“商贾日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 佛泥,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参阅《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佛(fó)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佛(fú)
1. 〔仿~〕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
佛(bì)
古同“弼”,辅弼。
其它字义
佛(bó)
古同“勃”,兴起。

常用词组
佛法,佛光寺,佛教,佛教徒,佛经,佛龛,佛门弟子,佛山,佛事,佛寺,佛塔,佛图,佛陀,佛眼相看,佛像,佛牙,佛爷,佛珠,佛珠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4-23
1、fó 佛教、佛陀、佛寺、佛像、佛堂、佛法、佛经、佛学、活佛、佛土、佛杖、佛爷、佛语、佛缘、佛塔、佛手、佛禅、佛典、佛光、佛骨、佛龛、佛门、佛性、佛香、佛祖、佛珠、念佛、求佛、神佛、诵佛、仙佛、
2、fú 彷佛、佛郁
3、bì 佛狸
4、bó 佛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