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会给范围吗?

如题所述

大学中时常能够看到这样一幕:许多喜欢逃课的学生每逢期末考试来临,都会“乖乖”地走进课堂,因为许多任课教师一般要在这个时候划考试范围。这课堂之上,学生异常活跃,往往是老师划完重点还要接受学生们“答记者问”――考试范围划得越细越好!
  
大学校园里这一幕,早已为人所诟病。然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背后有着值得思考的地方。
  
先从学生角度看,每逢学期末,许多大学生要考十门以上课程,每门课本都是数百页的厚度,如果老师不给重点的话,期末复习实在压力山大。况且大学开设的不少课程与实际脱轨,“识时务”的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想做的、该做的、更擅长的事情上。如此半年下来,老师若考前不划范围,考生岂能复习得过来?“裸考”过关难度可见一斑。
  
面对此情况,授课老师也有难言之隐。划重点吧,一来违反了校方的规定,对那些平时上课认真的同学未免不公平;但不给重点,又会导致期末学生给的评价很难看,且最终出现大面积学生挂科情况的话,也不得不面临来自校方的压力。虽然不少高校明令禁止老师给学生划出考试重点,但是所教学生考试挂科过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会受到置疑。结果,任课教师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向同学们透题。
  
除了师生的因素,还有长期以来存在的大学不良学风――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而这不良风气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出现而愈发弥漫。就业难,让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大学成绩再好,也未必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与其如此,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其他利于找工作的事情方面,能混个大学文凭就可以了。此外,大学目前单一的学业水平评价方式也难辞其咎。检验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并不是只有一张考卷能说明问题。
  
期末考试的目的本来是为了督促学生认真梳理半年的学习成果,可现在相当一部分高校老师在期末考试之前会给学生划出考试重点,使自己的学生大大丧失了期末复习的动力。如此恶性循环也滋长了学生平时上课不努力、期末临时抱佛脚的不良风气。
  
基于此,建议我国高校借鉴国外名校的成绩考核机制,力避单一。比如在哈佛,每年平均有20%的学生会因为学业成绩不过关而被淘汰。这种淘汰机制的标准,不只看期末成绩,平时每堂课上的发言表现、课后练习情况等都要占到总成绩的一半,以督促学生均匀发力,而不单凭“一锤定音”。
校方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合理安排,把课程压力均分到大学期间的各个学期,避免扎堆。同时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如此,大学生可以松绑减负,教师也无须再为期末考试划不划重点而纠结,高校亦会高效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5
这考试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给范围的,特别是课后的作业题,还有课本上的例题,这个你要保证自己能够写下来,有时考试还会考原题的,或者是只是把文字换换,但是实际的数字内容不变,所以说在大学里面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第2个回答  2022-06-15
随着1998年的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获得能够到大学进修的机会。但是每个进入大学进修的人,平均水平比得上1998年之前的大学生吗?事实却是,现在二本三本的学生放在1998年之前是上不了大学的。

大学疯狂的扩招,每年毕业的学生一年比一年高,每年都是创新高。如果考试不画重点,不给范围,(对于医学生来说没什么影响,毕竟一整本书都是重点)那么其他专业的人,能保证大学四年都认真听讲吗,并且全部科目及格吗??

小编觉得,如果没有考试划重点、给范围,那么可能很多学生都会挂科。正是因为考试有范围,让考试复习变得有针对性,让一些平时不太努力的同学有及格,考到比较好看分数的机会。在小编的学校,老师肯定不会都考考试范围内的基础知识,肯定会设置一些上课特意讲的知识,给平时认真听讲的同学有机会拿到最高分、满分的机会。所以考试前给考试范围,不一定是对平时好好学习同学的不公平行为,真正好好学习、想学到更多知识的人,不仅能考高分,还能学得很开心。

另一方面,给考试范围,让不喜欢本专业的同学一些喘息的机会,不用全心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以去经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机会。小编可不相信,每个进入大学前,报志愿的你,会知道自己亲手选的专业学习起来很枯燥成这个样子。

总之,小编认为大学考试应该给范围,再给范围的同时,在题目的设置上,在保证及格率的基础上,也要给好好学习的人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第3个回答  2022-06-15
我们老师会给范围,减少我们看书的压力,不过有时候真的,给了跟没有给,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本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15
会的。老师一般也不希望大家挂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