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小数数学核心素养示范观摩交流会记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2018年4月在湖南长沙参加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室联合湖南省教学学会举行的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本次大会主要聚焦两大块,解决问题和统计与概率,通过观摩7节解决问题的课例和6节统计与概率的课例,在专家老师的点评和引领下,让与会老师切实的感受到在解决问题和统计概率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创设情境,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系列的问题应该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在7节解决问题课例中让我打开眼界。

      吉林省的盖云翠老师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在情境中先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简单的一步计算的问题,老师直接就让学生口答,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复习了生的已知知识:一步解决问题。也引出了两步的问题。在自主探究,分析两步问题时,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8分钟,从中可以看出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创新发展的基础,让学生经历从文字情境——图示化——建立模型(算式)这一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两重基本方法,并渗透了推理,模型思想,还有数学有序的、对比、优化等方法。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是他们很薄弱的地方,盖老师在新授环节,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经历,去对比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内化,明确解决两步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先算什么——既找准中心问题。从而找到自己擅长的解决方法。“回头看是一种智慧,”盖老师带领学生回头看,看什么?怎么看?再次把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

        广西的李文钊老师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练习环节的问题特别好,例如:小兔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小兔的只数是天鹅的几倍?为什么都是小兔24只,怎么结果不一样?让学生体会到找准谁和谁的关系特别重要。接着老师追问:要是变成5呢?天鹅要增加几只?小猴增加几只?结果怎么不一样呢?一连串的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蔓延,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拓展更是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找准一倍量的重要性。

        浙江邱婉倩老师上的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专项练习是我特别期待的一节课,也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课型,课后刘加霞教授在点评时也说的这种课型的优缺点,真是受益匪浅。

        课始老师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干嘛?生:解决问题。师:问题在哪呢?在视频里,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很长,生看完,老师给提炼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一共有120个字,看完文字,出示问题:毛竹问2天长高2米多可能吗?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要干什么?生:找到材料里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材料里的关键词?划、画等方法,后面的所用活动学生都围绕这个问题在想办法。

        邱老师吸引我的不是他交给学生多么高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让我敬佩的是让学生感受  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的数学问题往往包裹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筛选、表征、关联等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从120个字的信息材料中筛选出有关联的信息就是很困难的事,这样的尝试既是对阅读理解教学的深化,有重点聚焦了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目标落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邱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四能”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虽然这节课最后没有上完,教授在点评中也说到了他的难度之大,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每个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一下练习,也可以避免到了初高中学生很难读懂题目的困难。与生活接轨,数学不单单是解决问题,还是问题解决。

        云南省昆明市的樊华老师执教的《求经过时间》,通过钟面的时间、时刻、引出时间的经过,一句点评:“原来经过时间就是这样呀!”把经过时间和时刻进行了区分,在数一数间隔,分段计算,24时计时法联系与区别。最喜欢这节课中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细节和思想品德教育,练习题的设计每个习题都把习题运用的特别淋漓尽致。樊老师是位有情怀的数学老师。

        上午的四节课后,刘加霞教授的点评讲到了解决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区别,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三个比较重要的要素是:材料的选用,讲究有用,有趣,有挑战性,第二,创设情境要有生活情境,模拟情境,创设的情境中要有思考的任务,要给学生留够完成任务的时间,在问题的设置上,有机构良好的问题,有结构不良的信息,要机会解决机构不良的问题。

        在汇报交流环节,刘教授说怎样汇报交流最能体现老师的智慧。也体现教师的教学的艺术性,是逐一呈现,还是一起对比呈现,要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大多时候,对比呈现是更具策略的选择。在这一环节,老师的作用诧异很大,学生会的就不用放过多时间,无论是不是例题,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生不会的地方。

        刘教授还提出了建议:强调了四能,对四能中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教师可以先梳理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问题难,什么问题简单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提出了画示意图,它可以看出结构,数出结果,线段图可以看出结构,有些可能要算出结果。这些建议中,老师提出越简洁的教学背后越复杂。

      统计与概率的课,上午四节课听了三节平均数,同课异构,让我对平均数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吴正宪老师这次讲的第三版的平均数了,这次的课吴老师开门见山直接提问根据你生活中的了解,什么是平均数,挖出学生头脑中的最初想法,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有关平均分的知识,,当人们通过比总分搞不定的时候,平均数就应运而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是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接着吴老师用一句,“瞧,这些数据也会说话,平均90分,是不是你们都得了90分,让学生去谈一谈对90分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是代表一个集体,一个整体的水平,具有代表性,他可能是你的成绩,也可能不是。在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区间时,吴老师用的估一估的方法,我特别喜欢,给出3、4、5、6四个数,请估一估他们四个数的平均数,有估2的,有估8的,吴老师的一句数学人说话要有根据,让接下来的探究就显得顺理成章,学生对采用移多补少还是算一算得出平均数都有了自己的解决策略。最后通过统计学生身高免费坐车的情境,让学生懂得数据收集、以及它的随机性。吴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统计与概率中最重要的思想,数据分析观念、、、、、

      湖北省的方勇老师的平均数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例如把当时班里学生分小组的口算比赛成绩制成统计表,通过第一、二小组的人数相同比总数,第三小组人数不同时无法比较。需要学生想办法,从而引出平均数,中间的细节处理特别出彩的是例如指着第三小组的成绩问同学,16可以代表吗?10可以代表吗?他们只能代表他们自己,那到底用哪个数来代表这一小组的整体情况呢?这个奇妙的数到底藏在哪里呢?你们能把他找出来吗?怎么找?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问在学生迷惑时,引领学生向深度思维蔓延。

        第二个亮点在课件演示把统计表变成条形统计图,让人眼前一亮,让学生把平均数这条线画出来。很形象的展示了移多补少。分析每个组失败的原因以及获胜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是一个很敏感的数,容易随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的计算每一小组的平均数,发现平均数还可以是一个小数,这些小的细节都彰显了执教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

        福建省的连阳芬老师执教的《数据收集整理》一年级的孩子上二年级的课,特别佩服连老师扎实稳健的台风和不急不躁的沟通能力,她的这节课真的应了吴老师说的:“错着错着就对了,问着问着就懂了,聊着聊着就会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创设的宽松的、民主的、乐于交流的班级里开心的聊着关于为学校选校服颜色的大事。以学生为中心,在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孩子们的统计观念就慢慢的之于心间。

      教学、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只要心中装有儿童,你就可以做你教室里的那把火种。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不会成为一句口号。就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