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资采购中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

如题所述

1、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按照供应商资质及其与公司的合作情况,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分级。按照20/80原则及物资ABC
管理法对项目所需设备和主材进行综合评定,一级供应商:定位为战略伙伴。采购必须加强市场信息管理并积极改善同供应商的关系,建立诚信机制,建立供应商开发渠道,建立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建立标准合同样本,减少购销双方关于合同条款的谈判时间,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增强购销双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双赢。二级供应商:定位为长期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定位为临时供应商。待定供应商:指暂未经过供应商评定或经年终(或项目竣工)评定不合格而由其他级别供应商降级待定的。在特定期限内暂不从此类供应商采购,待此类供应商整改升级后,再行采购。
2、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帮助。
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双方都能获利的同时,供应商更有积极性不断改进生产过程。
3、与供应商加强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双方通过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公司应积极主动地向供应商提供自己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经验,并积极地与供应商探讨成本控制问题。除此之外,还让供应商了解公司的生产计划,未来的采购计划等。
4、发展健康的供应商关系。
必须打破招标采购活动对采购员与供应商销售员之间私人关系的依赖。供应商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公司应当健康地发展与供应商的关系,应当避免由于采购人员变动而遭受不良影响。
5、对供应商进行绩效管理
在供应商确定以后,如何保持供应商网络的竞争力及活力,如何使供应商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不断的成本减低改善、交货及时率的提高及稳定的质量的供应。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
(1)科学合理地量化供应商绩效指标评价系统。在现有供应商年度绩效综合评定细则基础上对指标进一步细化并量化。如在质量绩效指标上明确供应商供货产品合格率及市场索赔次数。
供货状况,如供货准时化程度、断货累计时间及断货带来的生产损失价值等,价格下降幅
度及价格下降给企业带来的实际利润。将这些指标进行系统核算,形成综合评价分值,消除感观评价,并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数据库系统。
(2)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供应商绩效。供应商绩效评价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至少应使参与评价者能看到评价过程及结果,并适度向供应商公开。这样便于相关评价者对供应商实际综合水平有全面的了解,而供应商得到评价结果本身有利于其改进、提高。
(3)规范地评价优秀供应商。
评价优秀供应商的各单项指标都应得到严格遵守,不能以综合分值确定。优秀供应商是各方面全都优秀的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最终确定应由供应商管理团队集体进行评定。同时给供应商反馈评价结果,为其下一年度绩效改进提供参考。
具体激励手段有:①财务激励。采购价格的重新制定、月结方式的改变、短期资金的筹措等都可用来对关系双方的激励。②订单激励。获得更多的订单份额对于供应商来说是一种直接的激励方式。
5、对供应商进行控制管理
供应商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供应商质量控制、采购价格控制等。
(1)质量控制。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从供应商处所采购的脚料,能够持续稳定地达到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符合生产部门的需要。质量管理具体包括:供应商是否通过相关的国际质量认证标准
;供应商了解和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是否已具备检验和测试所购物质原材料的方法和步骤;在质量方面采取什么样的统计管理和控制方法;供应商是不是能够被放心地免除过去进货时的检验等。
(2)采购价格控制。原材料采购,是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项目,加强对采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监控,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直接为企业减少开支;
另一方面规范采购行为,防止采购过程中出现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和商业贿赂的腐败行为。
而确定最优的采购价格是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最终产
品或服务价格的高低,因此,在确保满足其它条件下力争最低的采购价格是采购人员的最重要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