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 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理解

如题所述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和感染力, 突出表现了夸父造福后代的精神,也表现了夸父对后代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的希望,为继续追赶太阳的人提供了解渴庇荫的桃林。

假如问你启示的话就答:夸父即使到了人生的尽头,也要为他人奉献,为他人着想,这告诉我们应为他人着想与服务,通过这样,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8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29
邓林即今之邓州市林扒镇,古城邓林。«读史方舆纪要》亦称,“(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史记、礼记集解》云:“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1959年《邓县新志》载“林扒镇古称邓林镇”。
  林扒镇文化灿烂,境内有黑龙庙仰韶文化遗址,古村落遗址及砖滩寺,茱萸寺等古迹。1958年5月,在境内排子河附近河槽内发现一枚二十五万年前的古象牙化石
第3个回答  2009-05-19
你好
这句话富有诗意的想像力,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和感染力。
第4个回答  2009-05-16
人会有一死,而死能却能荫路人,无愧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