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很多方面都看到这句话: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局面。请问我们国家在哪方面表现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象?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向各位大虾支招了

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工业发展依赖于农业剩余,从农业中抽取资源,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发展到中期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农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工农两大产业增长速度的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又都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之所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城市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农村、农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积累,农村为城市建设给予了重大的支持,农民为整个经济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城乡关系,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总量显著增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总之,我国工业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已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01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就象美国的黑白人权问题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式。初步看来,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创造了进城务工的就业途径,由于这些产业都是专业性的,所以人们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生存方式,用劳务所得的工资收入进行其他方面的生活必须消费,这就促进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紧密的产业链。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和产业工人在工资收入方面缩小了距离,这是其一;其二是,农民工的子女也可以在城镇入托入学;其三是,农民可以在城里买车买房;其四,农村逐步建立起来的医保、社保。当然要实现全面的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还需要一个过程。人类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差距,就不会有竞争,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发展。儒学治国方针不适应现在这个社会环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