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与师资培养

如题所述

质量工程提出要遴选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资源,促进研讨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传、帮、带,引领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提高。高校应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准确把握教学团队的内涵特点,采取相应策略,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内涵
  “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从这个含义出发,笔者认为教学团队是围绕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学工作者的群体。其目标是通过团队合作,优势集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人习‘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团队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研讨、项目等形式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包括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各项工作改革与建设,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
  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学团队是教师间缄默知识转化的纽带,是提升师德教风的有效途径。教学团队中共同理想、榜样示范,传、帮、带机制及定期活动制度等特点,有利于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积极、主动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关心教学、热爱教学、潜心教学的教学风气。合作、互补、共享、集成是团队相对于个体的优势,有利于教师加深了解,加强交流,凝聚人心;有利于相互比较、竞争、督促;有利于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推进改革。
  二、高校教学团队的主要特点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教学工作具有示范性、创造性、多元性,教学效果具有长期性、社会性、迟效性和模糊性。这决定了教学团队有别于科研团队和企业团队。
  (一)目标明确但显示度较低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明确,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教育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做准备,具有滞后性和模糊性,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显现具有迟效性,因此教学团队短期内显示度较差。这就削弱了目标指导、控制与激励功能,增加了建设管理难度,尤其是团队成果评价的难度。
  (二)个体独立性强但参与度较低
  科学发展日趋专业化,大学课程设置日趋细化,但无论基于课程、教研室,还是基于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大多出身于同一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致使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编写教材等都可以独立完成,对他人依赖程度低。教师教学这一特点阻碍了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三)凝聚手段非物质性
  与科研和生产劳动相比,教学投入多少与经济利益的多少相关度不高,物质利益刺激在长期维系一个优秀教学团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部分教师能坚守三尺讲台,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因此,教学团队的凝聚力,要依靠教师对教学事业的热爱、职业感和职业道德情操及团队带头人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学术与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非物质性手段来维系。
  三、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华中农业大学一贯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纽带,鼓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投入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积极培植校级、省级、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996年以来,以优质课程建设为龙头,实施课程组制度,即同属某知识模块的4—5门课程任课教师组成课程组,再以专业责任人和专业首席教授为核心,依托课程组组长构建团队,构建了“五个一”团队建设目标和运行机制,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形成了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团队精神培育为核心,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两翼,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一)培育团队精神,使团队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在教学中要“求道”,即不断研究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改革是除旧布新,有阵痛,更需投入,依靠的是积极的团队精神和先进的团队文化。一是提升团队教师职业道德,二是提高团队带头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将持续改革与创新贯穿团队全过程。如张献龙教授领衔的“农学专业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继承陈华癸院士、傅廷栋院士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传统,明确团队规范,强化定期教研活动制度;团队负责人以身作则,为本科生主讲遗传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生物技术等多门课程,并将“教学名师”奖金全部捐给学院作为本科生奖励基金。他的垂范使践行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规范、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成为团队成员共识。团队成员以国家级教改项目为龙头,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生物系列课程建设和教材出版计划,用现代生物学改造提升传统农学专业,完善农学专业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平台,完成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级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l项,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教材1门,获建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分工合理,使团队成为优势集成者
  一个优秀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有共同愿景,在合理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基础上,优化组合,集成优势,让每个人的创造性、智慧共同闪光,营造最佳能力结构或能力场。
  (三)利益兼顾,使团队成为培育名师的沃土
  教学名师无疑是优秀教学团队的标志,如何处理好个人、集体、他人之间的名利关系,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教学团队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结合,使团队成为教师成长的基地优秀的教学团队既要培养高水平学生,又要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学校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相结合,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促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团队按照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双翼,发挥传、帮、带机制,通过导师制、助教制、观摩课制、生产一线锻炼制等,帮助青年教师把好教学关,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把新教师纳入科研团队,或者推荐到其他科研团队,帮助确定其科研方向,并指导课题申报,帮助其尽快融入研究团队并快速成长,帮助青年教师过好科研关。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素养,保证团队紧跟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动态和社会经济热点,让课程教学始终保持鲜活状态,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步提高,使教学团队成为教师成长发展的乐园。
  当然,优秀教学团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除了从内涵上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加教师教学投入外,还需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改变以科研为主导的评价体系,防止把高校变成研究院,高等学校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把高等学校的中心放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促使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