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一些婉约派词人的词及注释?谢谢!

如题所述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这里有 李煜、柳永、晏殊 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的词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解】:
1.一曲新词酒一杯:白居易《长安道》:“艳歌新曲酒一杯。”这里化用其意,边酒边听曲,作自我排遣。
2.香径:散发着落花香味的小路。
【赏析】:
这首词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上片天气、亭台、夕阳,依稀去年光景;下片花燕归,更是触目伤情,抑郁难解,只有徘徊香径而已。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流利;思致缠绵,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词人善于以工丽的词语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律谐婉,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解】:
1.一向:即一晌,一会儿。
2.等闲:平常。
3.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赏析】:
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也是词人《珠玉词》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的也非一事。悲年华之有限,感受事物之无常,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下片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长水阔知何处?
【注解】:
1.槛:栏杆。
2.飞去:一作“来去”。
3.斜光:残月的清光。
4.凋碧树:使得树木绿叶枯落。
5.尺素:书信。
【赏析】:
这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写秋意但不凄苦,抒离情愁而不哀,写富贵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锦绣”,临秋而望远,极目天涯,境界极为辽阔,较南唐的离愁别恨之作都有新意。词中还隐约含蓄地表示有难言之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余地。王国维曾用下片的第一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滴泪春山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笼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解】:
1.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2.淡:冷淡清冷。
3.胧:朦朦胧胧。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短短的四十四字,写出人生一种深沉的感慨:悲迟暮、伤别离。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春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这首词意境优美,笔法轻巧空灵,柔丽而富诗意,且蕴含着一种凄婉的情绪。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
银屏昨夜微寒。
【注解】:
1.金风:秋风。
2.绿酒:美酒。
3.紫薇朱槿:两种花卉,花色艳丽。
4.阑干:同栏杆。
【赏析】:
这首词写秋来情怀。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都有着淡淡的秋感。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人的清寂之思。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有韵致。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氵蒙][氵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垆香静逐游丝轻。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解】:
1.红稀:花儿稀少。红,指花。
2.阴阴见:暗暗显露。
3.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4.炉香:谓炉中香烟静静升腾,屋内细微蛛丝,被追逐轻轻飘转。游丝,蜘蛛待吐的丝。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晚春景象,表现春愁之作。暮春傍晚,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不见伊人。怅惘之情,通过景物描写隐约地表露出来。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句外,都是写景。委婉细致,景中寓情,达到不露痕迹的程度。这首词温柔细腻,缠绵含蓄,很少用直写的方法。这种“闲雅有情思”的词风,表现男女相思往往若隐若现,曲折往复,清隽婉约,不一语道破。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
无限思量。
【注解】:
目断: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
【赏析】:
这首小令,抒写登楼怀远,极有情致。上片描绘红树金菊,秋色如画。下片写水远天长,情思无限。“鸿雁”隐露渴盼信息,“无限思量”申叙眷念之殷切,均含而不露。开头写景,着意点染色彩。全词和婉雅丽,极有情味。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注解】:
1.凄切:凄凉急促。
2.都门:指汴京。 
3.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4.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5.楚天:泛指江南一带。楚国在南方,故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6.经年:年复一年。
7.便:同“纵”。
8.风情:风流情意。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是柳永的代表作。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时悲痛欲绝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只身漂泊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以后“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就成了婉约词的象征。
*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
变作别离情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
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拼,
悔不当初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
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
【注解】:
1.洞房:深邃的住室。后多用以指妇女所居的闺阁。
2.只合:只应该。
3.阑珊:将残、将尽之意。
4.恁地难拼:这样地难过。难拼,指难以和离愁相拼。
【赏析】:
这是一首回忆从前欢聚和别后相思的词。上片写当年的欢聚与别情。下片写刻骨的相思与内心的悔恨。所相思之人,不仅风流端正,更兼密意柔情,惹人相思。词中惜春、惜别,感情真挚,反映了封建时代沦为社会下层妇女的遭遇与苦恼。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楼头[左“遇”去掉辶右“页”]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注解】:
1.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2.凄紧:寒气逼人。
3.关河:关口和航道。
4.是处:处处,到处。
5.苒苒:渐渐,慢慢。
6.渺邈:渺茫、遥远。
7.淹留:久留。
8.[左“遇”去掉辶右“页”](yong2)望:举头凝望。
9.恁:如此。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登临所见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是柳永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上片写登临所见到的残秋景色,主要写景。下片写登临所感,抒游子思乡之情,情景交融。词中通过层层铺叙,写尽了他乡游子的羁旅哀愁。感情真挚强烈而又转折跌宕,顿挫有致。全词充溢着浓重的感伤情调。全词景为情设,情自景出,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
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左“郭”左半部右“单”],
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
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
只与蛮笺象管,
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解】:
1.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2.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3.腻云[左“郭”左半部右“单”](duo3):头发散乱。[左“郭”左半部右“单”],下垂貌。
4.鸡窗:书斋的代称。
5.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6.镇:总日,整天。
【赏析】:
这是一首闺中念远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
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
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上“艹”下“频”]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
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
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注解】:
1.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悲凉,秋日凄凉的情怀。
2.星霜:岁月。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3.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赏析】:
这首词写思乡情怀。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上片以景为主,景中有情。诗人面对凄凉的秋景,凭栏远望,触景生情,写出了思念故人的惆怅与哀感。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妙合无垠,声情凄婉。以昔日之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词以景语收尾,远方游子极目情怀毕现。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
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
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
便恁急桨凌波云。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
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
隐隐两三烟村。
【注解】:
1.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2.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3.脉脉:含情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解】:
1.伫:久立。
2.望极:极目远望。
3.黯黯:迷 [氵蒙]不明。
【赏析】:
这首《蝶恋花》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上片写春日登楼引起的愁思。下片写“春愁”的执着缠绵,无可排遣。并点明了“春愁”的具体内容。全词写得激情回荡,执着诚笃,颇能显示柳词的抒情特色。王国维酷爱最后一句,特以之拟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二境界。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解】:
1.纤云弄巧:谓片片云彩做弄出巧妙的花样。
2.飞星:流星。
3.金风玉露:代表秋季,秋风白露之时。
4.“忍顾”句:怎么忍心回顾那将要从鹊桥归去的道路呢?
【赏析】:
这首词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的一首歌颂爱情的赞歌。本词别出新意,化腐这神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相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天下至理,不落前人窠,反映了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全词有相逢之喜,有别离之难,在再聚之盼,前人评之曰:“惋恻缠绵,令人意远矣。”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
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
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
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
飞盖是事堪嗟。
烟螟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
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
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解】:
1.梅英:梅花。
2.水澌溶泄:谓冰块融化,随水流动。澌,流水,冰初凝成或初融皆可称冰澌。泄,散泄,指冰块流散。
3.金谷:指金谷园,在洛阳西北,为晋石崇所建的别墅,后为游乐之处。俊游,游览胜地。
4.铜驼巷陌:指洛阳铜驼街。汉代洛阳宫门南面会道口,有两只铜铸的骆驼不夹道相对,后称铜驼街。巷陌,街道。古人题咏洛阳,多以金谷、铜驼对举。
5.芳思交加:由春色而引起的各种情思。
6.西园:指当时驸马都尉王诜的私人园林。
7.兰苑:园林,指金谷、西园。
【赏析】:
这首词作于绍兴元年(1094),作者重游洛阳,开头引出对往昔的回忆,接着“金谷俊游”直到“飞盖妨花”写旧游,往日的絮、蝶、桃、柳的繁华景象,只风烟暝、旗斜、西鸦,今昔对比反差强烈,顿生归乡之心。全词以今-昔-今组织成篇,在结构上打破上下片的分界,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昔欢今悲的情感。这首词,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工于描绘,善于铺叙,是秦词的重要代表之一。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
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注解】:
1.谯门:即谯楼,城上了望的楼。
2.共引离尊:彼此举起离别饯行的酒杯。引,举。
3.蓬莱旧事:蓬莱即会稽莱阁,旧址在今浙江绍兴。
4.“谩赢”两句:化用杜牧诗《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谩,空、徒然。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离别场面,写得缠绵凄惋,情景交融。词人写这首词是元丰二年(1079),时年三十一岁,仍无一官半职。在这种处境下,词人忆起以往的年华,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慨叹,这便构成这首词深刻的主题,令人回味不尽。上片写饯别的情景,通过凄迷惨淡的景物来渲染离情之苦。下片写临别的悲伤。通过两人分手时的细微动作来表现:“销魂”、“暗解”、“轻分”等。“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
离别宽衣带。人不见,
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宛鸟]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
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解】:
1.“花影”两句:花影摇曳,莺声呖呖。化用杜荀鹤《春宫怨》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2.西池:即汴京金明池。
3.[宛鸟](yuan1)鹭:是两种鸟,比喻品级相差不远的同僚。
4.“日边”句:回到皇帝身边的梦破灭了。日边,指皇帝。南唐·李煜《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飞红万点:指被斥逐的一大批同僚。
【赏析】:
这首词作于绍圣二年(1095)春处州贬所。前一年,哲宗亲政,苏轼兄弟及“苏门四学士”俱遭贬谪。本词所写,即为春日谪居之愁。上片写城郊的春日春光。面对眼前美丽的春光,作者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今昔之感。下片昔日汴京友人相聚极乐,当年坐着马车、指点江山、议论时政,何其豪情胜慨,转眼间,时局巨变,词人只能发出绝望的叫声。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心素,
砌得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
【注解】:
1.驿寄梅花:《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即用此典。
2.鱼传尺素:指书信往来。尺素,即书信。
3.“砌成”句:对远方亲朋带来的慰藉,反而增添了数不尽的离恨。
4.“郴江”句:意思是郴州本是绕着郴山流的。为什么要流向潇湘呢?这里是喻说人的离别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不得已。郴江,源出郴州东黄芩山,北流到郴州,下流入湘江支流耒水。幸自,本自。
【赏析】:
绍兴三年(1096),秦观再遭贬谪,远徙郴州,并被削去了所有官爵。这首词作于抵达郴州的第二年的春天。上片抒写客馆之凄凉,“失”、“迷”传达出作者的迷惘与惆怅之情。下片抒发谪居之悲苦,远方友人的梅花与书信引发了他的离愁,“砌成此恨无重数”的砌字,足见皮恨的积累与坚固。全词音调低沉,辞情哀苦,正是所谓哀而有伤,怨而有恨。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
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
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注解】:
1.“西城”三句:写看见早春柳丝轻柔,触动自己的离恨,因而流泪不止。
2.碧野朱桥:指游乐之地。
3.韶华:青春年华。
4.便做:便使,就使。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佳作。上片触景生情,西城杨柳,丝丝弄柔,牵动了别情离忧,引起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与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
燕尾剪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
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注解】:
1.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2.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赏析】: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桃源忆故人*
秦观

玉楼深锁多情种,
清夜悠悠谁共?
羞见枕衾鸳凤,
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
惊破一番新梦。
窗外月华霜重,
听彻梅花弄。
【注解】:
1.玉楼:指华丽的楼台。一本作“秦楼”。
2.悠悠:长久之意。
3.无端:无缘无故的意思。
4.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5.弄:乐曲。
【赏析】:
这首词写困居高楼深院,与外界隔绝的妇女。上片写独居的苦闷,“多情”,是她多愁善感的人生。“枕衾鸳凤”,最易惹人愁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远轴。刚入梦境,却又被城头角声惊醒。见窗外月华霜重,又断续传来梅花三弄,令人愁不忍听。总之,一片凄凉境地,无限幽怨情思,宛转描来,非常深刻。这首词抒写了幽闺深锁,独居无聊的苦闷。情思缠绵,意境凄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4
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语言明畅通俗,多用口语,感情凄婉,音律谐婉,但有些词比较庸俗。
秦观 《鹊桥仙》等风格轻柔,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
李清照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等 前期的词多表现闲适生活,妩媚风流,后期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感,感情凄苦低沉。
第2个回答  2014-03-04
柳永 李清照 晏殊 晏几道 姜夔 秦观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顾名思义,婉约派和豪放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那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里,我觉得应该注意历代评论家、作家概括豪放派的开拓者和主要代表苏轼的词的创作特色时常用的一句话,即“以诗为词”(见《后山诗话》等)。评价苏轼的褒贬双方都众口一词,可见此说是有道理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很赞同中国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的说法:“词的诗化,并不是取消词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体制和格律,而是意味着词的题材的扩大,作家个性更鲜明的呈现和语言的革新。”我想基于此还加上音律的突破一条,从题材、形式(包括音律、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试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词风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至于两派词人各自身世经历、才学性情等对其词风形成的影响,限于篇幅,略去不谈。

一、题材:“樽前”“花间”与“塞外”“江天”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

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载熙《艺概》),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不朽名作。到南宋辛弃疾,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此不赘言。

婉约派那么多词人,那么多词集,词作总数达数千首之巨,但即使是统统加起来,就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以及题材范围而言,恐怕还远不及苏轼一个人的三百多首词之广阔!

二、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

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上的规则(如“五音”、“六律”)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如“珠圆玉润”、“无一字无来处”等)为法宝。如前所述,本来他们的作品内容就陈旧贫乏,题材狭窄单调,便更是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以华丽的形式掩盖其空虚的内容。甚至宁愿削足适履,也不肯越雷池一步。就拿婉约派中成就最著的李清照来说吧,明明面对着国破家亡、穷愁潦倒的严酷现实,却抱定“词别是一家”的艺术偏见,生怕在词作中流露出一丝半点。尽是“凄凄惨惨戚戚”,虽催人泪下,但缺乏一种激人奋起的力量。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而她同期的诗作(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却由于豪放雄健而为人所称道。

就是这样,内容限定了形式,形式又反过来框住了内容,婉约派词人们牢牢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这一点上,以周邦彦、贺铸为代表的“格律词派”更是登峰造极。

而豪放派则不是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最突出的是苏轼。为了反映广阔的生活面,苏轼打破了“词必协律”的陈套,使词从音乐的奴隶的地位解放出来。但苏轼并不是完全不顾或不懂音律,而是由于他“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见《复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又“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见《历代诗余》引陆游语)。苏轼充分发挥词这种独特语言文学样式的长处,利用长短句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用词造句也力求铿锵响亮;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陆游是南宋杰出的诗人,精通音律,诗词俱佳,他曾“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见《历代诗余》引),足以证明苏轼的成功。

语言上,苏东坡也打破了婉约派的清规戒律,多方面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偶尔也运用口语,只要是能恰当的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任何词语他都敢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体现东坡个性的清新朴素、明快畅达的语言风格。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蝶恋花》)等等,都明白如话,自然清新,生动准确。

可以说,正是因了苏轼的大胆革新,才使词脱离了音乐的羽翼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三、表现手法:“回环吞吐”与“冲口而出”

谈到这一点,不妨引一段故事:

秦少游自会稽入京------(东坡)又问别作何词,秦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云:“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秦问先生近著,坡云:“亦有一词,说楼上事。”乃举“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晁无咎在座云:“三句说尽张建树封燕子楼一段事,奇哉!”(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引)这个故事很能说明苏轼与秦观,亦可推及豪放婉约两派在创作上的不同特色。

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写胸臆。此可比较李清照《声声慢》与苏轼《念奴娇》便知。

如果说在词的题材内容的广阔上豪放派大大超出了婉约派,那么在艺术上,应该说两派各有长短。具体说来,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这在丰富词的艺术表现方法上,不能不说是一大贡献。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亦有成功之处,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然失之缠绵悱恻,无昂扬之气。

而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固然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似稍逊于婉约派。

最后,引用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第3个回答  2014-03-04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