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如何被植物吸收的?

如题所述

植物如何吸收氮肥?
植物主要通过两种形态吸收氮肥:铵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在植物体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然后以分子形式穿过细胞质膜被吸收。亚硝酸进一步被还原为氨,同样可以被植物吸收。
什么是氮肥?
氮肥是一类含有明确氮含量,用于提供植物氮营养的单元肥料。它是全球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如何分类?
氮肥根据其含氮基团的不同,可以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等。
铵态氮肥有哪些特点?
铵态氮肥的特点包括:
1.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2. 易氧化成硝酸盐。
3. 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
4. 高浓度时可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5. 过量时可能抑制植物对钙、镁、钾的吸收。
硝态氮肥有哪些特点?
硝态氮肥的特点包括:
1. 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速度快。
2. 主要以NO3—形式被作物吸收。
3. 对作物吸收其他养分无抑制作用。
4. 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
5. 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从而从土壤中逸失。
铵态硝态氮肥有哪些特点?
铵态硝态氮肥结合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特点,例如硝酸铵既可提供立即的氮源,也可满足植物长期对硝态氮的需求。
尿素有哪些特点?
尿素是一种高含氮量的有机氮肥,含氮量约为46%。它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碳酰二胺或碳酰胺。尿素在土壤中不会残留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无不良影响。但它需要在作物需肥期前4至28天施用,以确保充分转化和吸收。尿素在土壤中经脲酶作用后,会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这两种形态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