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如题所述

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四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就是仁义礼智四德。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由人们先天固有的本性决定的,并不是任何外力强加给每一个人的,所以它是不可改变的。孟子的性善论,不仅为他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封建剥削制度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做了论证。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它不是先天的本性,而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荀子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含义。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所谓恶就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性中是没有的,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他表示,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强加给人的。所以他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人的良知,保持善性的的天赋道德论。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孟子讲的性善只有圣人君子才能保持,而荀子讲的性恶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去掉。他们所谓的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他们都有明确的阶级界限,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01
简单说,孟子强调性本善,荀子强调性本恶
第2个回答  2020-11-26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德峰教授讲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