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课活动时间少的法律

如题,有什么法律法规或国家有关机构处理体育课活动时间太少这个问题么?

如果有,请详细说明法律: 什么法几款几条 机关: 请说出具体名称

快啊,我急用,好的追加哦!

  因为国家规定了具体标准,学校必须实施,只有保质保量保证时间,学生才能够达标。

  如果学校没有“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为不作为,属侵犯受义务教育权利,可提起行政诉讼。

  建议向教育局反映,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第五条 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第三章 学校体育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十八条 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

  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第十九条 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第十九条 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
  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制度。教育。体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的监测。

  第五十二条 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有前款所列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体育资金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资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保证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一项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十四条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十七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第五十五条 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1990年3日12日国家教育
  委员会令第8号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令第11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 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 ,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 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 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你还可以搜艘下面两个法律,也有相应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
  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因为国家规定了具体标准,学校必须实施,只有保质保量保证时间,学生才能够达标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
  1989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
  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和保卫祖国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中全面施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
  和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可以根据条件施行。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办法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军人、职工体育
  锻炼标准,分别在军队、工矿企业中施行。
  第三条 本办法的施行工作,由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应当
  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督促所属基层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施行。卫生部门应当负责卫
  生医务监督工作。
  学校应当把体育锻炼标准的施行工作同体育课、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并纳入学校
  工作计划。

  公司商务、高新科技、文化、体育产业律师http://itlaw.blog.bokee.ne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08
"体育课活动时间少"应该还够不成法律所规定的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相关处罚条文。因为你们的体育课还是上了的,只是上课的具体教学安排不尽人意。但是,学校的课程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授权学校制订的,所根据的是《教育法》或《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因此,你只能向教育主管部门(当地教育局/厅)反映情况,说明课程设置或安排不合理。又因为学校只是接受授权,必须由相关机关认定后做出处理,并不能直接援引法律法规。
第2个回答  2009-05-09
体育法,自己看看
第3个回答  2009-05-09
你真有空额。。。班长就是班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