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在印度衰落,没人信仰了

如题所述

这其中有种种的历史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印度的历史,社会形态,印度自古就有种姓制度的存在
到今天还是如此,在强大的传统习俗下,印度人要真正做到平等很难

佛在世时,及佛教兴盛时还可以,玄奘大师当初到印度时印度佛教还处于比较兴盛的状态下,可是自玄奘大师离开印度回国后不久,由于印度内部发生了内乱,又由于这时候阿拉伯人的入侵导致了印度整体上的分裂,这时候经过极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战争的时代,由于阿拉伯人曾功入印度,强行的要求人们改信伊斯兰教,后虽然阿拉伯人被赶走,但由于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佛教要恢复往日的生机很难,可想而知,长期属于战争,又不允许大家学佛,佛教人才大量缺乏,导致青黄不接等问题的产生,又来虽然把阿拉伯人赶走,但人们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种姓制度的怀抱下,在强大的不平等心态下,佛教发展缓慢,几乎于停止。

而本有的婆罗门教,因为是传统,就如中国人再怎么样都不会把习俗忘记的道理一样,又由于后来的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所以大力推行婆罗门教,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教,佛教至今在印度依然有!

佛教虽然在印度衰落,但佛教和中国乃至东亚众生有缘,尤其在中国发展的非常好,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这并不表示印度一定要佛教永远兴盛,发源地于兴盛问题并无太大关系。

比如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可是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火药在中国的使用并不兴旺

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这不代表佛教一定要在印度永远兴盛下去,这其中当然有种种的历史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1
佛教在印度走向衰落,因为其只谈圣义谛,不与世俗谛合一教化众生,流于哲学思辩,反观印度教、回教这两教一直都保留比较简单易解的神学思想,所以也更容易让一般人接受、容易流布于群众。佛教在印度后期,受印度教与回教双重冲激下,更受回教的打压之下,佛教走向了灭亡之路。「义乘太高,曲高而寡」八个字概括了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原因。佛教得以在中华大地之中传播,历千年不衰,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其有简明的净土宗。
第2个回答  2009-01-01
大乘佛教盛世之后,印度佛教逐步向密教方向发展。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顺便指出,在区别于印度教等的密教时,有人也使用密乘这个名称,以专指佛家密教。经过大乘佛教的洗脑,人们发现了一个此前没有见过的秘密世界。大乘经典中常常有"秘密"、"秘密之藏"、"密藏"、"微妙法门"等用语,也常有各种身体动作、手势、姿势、礼仪(属于身密)和咒语(口密)、观想(属于意密)以及种种陀罗尼(属于意密和口密)等等神通之描述和传授,也就是身口意三密一应俱全。相对于小乘而言,大乘的确启开了一大密藏。由此继续发展出密乘,具有逻辑上的某种必然性。龙树成为显密两派共同认定的祖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公开的秘密"。其实,在密乘经典里,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仍然是最高祖师,不过他们也都有了新的称号。显密同源,显中出密,是个大秘密。再往前追,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在500声闻弟子中号称"密行第一",可见小乘中早已有密法,只是不多加宣扬就是了。罗睺罗所修密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足,唯有如来知其底细;不论大小行为,大凡举手投足、扬眉瞬目、嬉笑怒骂、行住坐卧、进退俯仰、待人接物,都有威德、有仪则,使修行者"心口意"时时处处与佛法相应。
密乘出现后,席卷整个印度和周围佛教地区,大有取代或者完全渗透大乘之势;其时也正是婆罗门-印度教复兴期和佛教衰落期,密乘大量吸收婆罗门-印度教以及其他民间信仰,一方面有利于求得自身的发展和立足之地,另一方面也逐步混同于其他信仰,导致了自身和整个印度佛教的衰落。据此,整个印度佛教可分为早期的小乘、中期的大乘和晚期的密乘,或称初传期、鼎盛期、衰落期。密乘大体也可分为早中后三期。大约到公元4世纪,印度形成了持名密乘,称为早期密乘。 6-7世纪左右,形成真言密乘和金刚密乘,称为中期密乘;在属于这个时期的8世纪,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士出世,风云一时,其活动主要在中国唐朝。 9世纪前后,出现无上瑜珈派和时轮乘等,进入后期密乘,最后在 12-13世纪被伊斯兰势力摧毁。
随着密乘在印度的兴起和衰微,佛教的中心逐步转向中国。

http://www.xici.net/b95950/d3955229.htm
第3个回答  2009-01-01
头发剃光,不许吃肉(不吃肉哪来的营养),不喝酒,不结婚(和尚一辈子打光棍,你当谁愿意啊)....等等,总之,信他不咋地,基督更不可能了,太虚伪
第4个回答  2009-01-02
众生业力所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