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纣王的故事

请告诉我一些关于纣王的故事,谢谢

纣王的故事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
意义:商纣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心脏解剖。 近600年的商王朝不乏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开国的成汤到中兴的盘庚以及鼎盛时期的武丁,都是强大昌盛的代表。然而商王朝历经17世31王,谁的知名度也比不上帝辛(即纣王),“比干剖心”几乎抹去了整个商王朝的亮色。3000多年来,“商纣”几乎成了荒淫暴虐的代名词,而比干则成了中国历史上以死谏言的亘古忠臣,引领着历代谏臣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近600年的商王朝不乏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开国的成汤到中兴的盘庚以及鼎盛时期的武丁,都是强大昌盛的代表。听听《诗经》里唱的就知道了:“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那时,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已经北达今天的内蒙,南到长江流域,西抵青海湖,东至渤海辽东半岛。然而商王朝历经17世31王,谁的知名度也比不上帝辛(即纣王),“比干剖心”的事迹把他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3000多年来,“商纣”几乎成了荒淫暴虐的代名词,而比干则成了中国历史上以死谏言的亘古忠臣。
http://hi.baidu.com/%BA%EC%CF%DF%C5%AC/blog/item/c4efb78b271e017e9f2fb4dc.html

朝歌——纣王的故事

少年时光,年复一年,无声无息地流散在朝歌山间。直至一日,一人接了帝位,作了商王,治国,平天下,余生全献给苍生。轰轰烈烈,烟尘滚滚,然而参透了,也不过是年复一年的事情。


朝歌山最美的时节是五月,蔷薇花开的时节。蔷薇花间弥漫着五月疏淡的阳光,衍生出一种温柔清新的美来。所以,启和辛都以为,五月的朝歌山,是最美的。
商,帝乙十四年,启十八岁,辛十六岁。那一年五月,他们和平常一样,跑到殷都沫旁边的朝歌山练武。
启在习剑。启执檀木剑,东夷贡品。东夷产好檀木,东夷人又善制剑。东夷檀木剑为商贵族最流行的玩物。启所用的檀木剑更乃是极品之作。
剑把雕花,剑身镌女娲回眸图。女娲于百劫中回眸嫣然一笑。满眼前尘,流于剑气。
启着白衣,口念剑诀。剑招奇巧,身形飘逸。辛就坐在一边的山石上看着启。启习完最后一式,收剑,对辛笑道:“你又偷懒,回去箕子老师检查你的拳,你打不熟,小心他罚你。”
辛坐在高高的山石上,双腿在半空中来回荡着,道:“我早就打熟了。就算比干王叔叫我讲道,我也能讲。”
歪着头看了启一会儿,又道:“哥,你把你的剑借我玩玩吧。我一定小心使,不给你弄坏。”
剑是父王赐的。启与辛虽为同母,然而兄长甚得宠爱。哥哥有赐剑,弟弟没有,小孩子眼馋,看哥哥舞得好看,想借来过过干瘾。
辛自小便练赤手功夫。他身形虽和启一样瘦削,却拥有天生神力。一拳的力量,比正常的壮年男子还大十倍。王叔箕子也是教武功的老师,因他力大无穷,便一门心思教他百位拳,合欢掌,大一些,再要他拿刀剑,就拿不惯了。索性再不用兵器。
启看看手中剑,踌躇片刻,些许不舍,终究还是答应,待辛跳下来,交到他手中,不忘叮嘱:“小心一些舞,老师没教过你剑法,可会使?只可刺、劈、挑、抹,不可砍的。”
辛哪里听得进去,双手握着剑柄,在空中乱挥一阵。口中哇哇大叫。启一面担心剑给划花,一面又看辛滑稽的模样要笑。兄弟两人,就将半天的时光给打发过去了。
两个人耍累了,就躺在朝歌山的向阳面讲话。
“朝歌山多美啊。”辛躺了个“大”字形,真是舒服,“哥,我们叫父王把帝都迁到这里来吧!”
启将胳膊枕在头下,闭目养神,好笑:“傻子,哪里有人乱迁都的?”
辛想了想,道:“沫不就是先王迁都来的嘛!倘若我们还在毫,统统都要给饿死——那里老是发大水。”
越想越得意,右肘支起半身,向着启道:“哥,把帝都迁到朝歌城来,建一座老高老高的房子,站在房顶上,就能看见朝歌所有的东西吧?蔷薇也是能见得的!你去求求父王,父王喜欢你,兴许就答应。”
启也不睁眼,懒懒道:“哪里能见到蔷薇,站在顶高的地方向下看,人也只是似蝼蚁,蔷薇不过是尘埃罢了。”
辛听了,放下手肘,趴在地上发呆。
闲不住半刻,又问:“哥,你若做了大王,把都城迁到朝歌来好了。哥,你会做大王的喔?”
启与辛的母亲常黎氏,眼神永远像冬天的湖水一样寒冷,她是一个让人觉得模糊的女人,她的美也很模糊,好像也藏匿在湖水下,看不真切。常黎氏没有得过君王特别多的宠爱,也没有受过冷淡,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了两个王子。两个儿子长得都随她。王后去世后,她便因家族的地位和自己资格最老,从庶妃升为正宫。也无人异议。她一生模糊得让人对她无从指摘。
长子启有幸得帝乙的宠幸,都默认他是将来的大王。启自己也知道,却从来不曾认真考虑过。只知道和箕子老师习剑,和比干老师学道。一有空,就和弟弟辛跑到朝歌城来玩。少年才俊,娟秀潇洒。帝喜爱,赐东夷檀木剑,都说剑是贵族才能舞出来的兵器。启舞起来仪态翩翩。
做大王也很好啊,统领诸侯,万民叩拜。见过父王站于高台上,那一刻君临天下,嘴角有不明意味的微笑,身后是气息模糊的母后。
做大王,也很好吧?
辛还在絮絮叨叨的说:“……如果死了能埋在朝歌就好了。哥,你就帮我在这里修一座墓,封我作‘商第一勇士’,很神气的!”
启敲他的脑袋:“你啊,能吃能睡,恐怕要活得比圣人还久,成个‘老不死’。”
辛摇头:“圣人今年有一百多岁了,我不活那么久的。”
启一时不知道该接什么话,两个人就静静的不出声。蔷薇花香,夹着阳光的味道,人都醉了。
休息足了,兄弟便要下山,回宫里。倘若被比干王叔知道私溜出宫,是要罚的。朝歌山是两个人的秘密基地。少年时光,年复一年,无声无息地流散在朝歌山间。直至一日,一人接了帝位,作了商王,治国,平天下,余生全献给苍生。轰轰烈烈,烟尘滚滚,然而参透了,也不过是年复一年的事情。

母后边吃杏子边说:“辛……启的命就不及你。” 是啊,启要接大位,日子便要过得风起云涌了,哪里比得上自己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好。杏子核吐了一地。宫女穿粉色流苏裙,蟋蟋唆唆的跪在旁边,拾起来。
活一百岁太久了。

少年无忧,边下山边唱宫中歌姬小曲。后宫数不清的歌姬,佳节庆典之日便由父王抽青铜牌选人来唱。一个歌姬一枚牌,皆有编号:甲、乙、丙、丁……天干地支用完了,便用星宿名。青铜牌满满一个楠木坛。手放进去拨两下,叮当作响,清脆悦耳。也让后、妃抽,一个女子,亲点另一个女子来取悦自己和她的男人。歌姬多为战败部族的女孩。任声音再甜美,还是挥不去三分戚戚。
“……朝歌山,朝歌山,七月莲香,八月蝉,九月流莺伤别绪,又到三月相间欢……”
一曲未尽,忽听见有虎啸传来。一声近似一声,回头一看,竟有一只白虎正盯着他们。
兄弟二人心下一惊。来过朝歌山这么多年,从不曾见过有虎熊豺狼,不想今日竟来了一只老虎。平日在宫里也见过勇士斗虎。那是宫中众多娱乐节目的一种。女眷一般都是不看的,怕血腥。将人与虎圈在一个场子里,观众从大王到贵族,依次坐开,隔岸观火。老虎虽则磨平了爪子,拔掉了犬牙,但终究还是老虎,不是你死就它亡,全凭一双手,挡住了,就有荣华富贵,挡不住,就送一条命。值得的。
启与辛,从未见过那般漂亮的老虎。
老虎通身的皮毛如白雪般无暇,虎纹油黑发亮,黑白分明。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幽幽的闪着。
启与辛,定定的站在原地,和白虎对峙。启紧紧握着木剑,小声对辛道:“它若扑过来,我攻它头,你攻它尾。一只虎,我们两个人,还是治得的。”
启话音刚落,但见辛已然扑向白虎了。他双拳呼呼的向老虎打去,边打边叫:“哥!你就站在那里!不要动!”
启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知道弟弟要试试自己的身手。便站在一边,大声应道:“好!我不动!我就在旁边看着,过一会儿再上来。”
辛与白虎打得难舍难分。流星般的拳头将那只白虎擂得狂叫起来。顿时山林变色,百鸟惊飞。辛不管,只一个劲儿的打。
辛有一身好力气,身材不魁梧,力道却大得惊人。小时侯和王室手足或是其他贵族子弟玩,比力气,是百战百胜。有一次,一口气举起一座假山。同伴都啧啧称奇,还把大王喊来看。大王也称奇,说:“好大的力气!”又把许多妃子也引了出来,看他的神力。假山比他人高两倍多,辛举着他,一点也不觉得重,感到轻飘飘的,几乎还可以跳舞。从头到尾,辛都一直举着那座假山,直到人散尽。
辛举着假山,满脑子都是父王在说:“好大的力气。”就为着这句话,辛没有用一点巧力——辛知道如何偷工减料,便可以省一些力气。
后来,人们都知道他力气大,看到他,便要说:“看不出来,瘦瘦的,不像那么有力气的人啊。”于是叫他证明,辛点点头,就在现场找一个很重的东西扛起来。
孩子都知道辛力气大,也就不再和他比力气。人们看够了,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不以为怪了。
只有辛自己记得,父王有一次说:“好大的力气。”语气是赞赏和惊奇的。
王叔箕子教他徒手的功夫。箕子总是夸奖他说:“辛啊,就是力气大!”
辛练过一阵子剑。再重的青铜剑到他手里都成了玩具。比画起来,没板没眼。箕子说:“你没有天分啊。”
没有天分那就不练了吧。
如果只是力气大,就不要活到一百岁。
顶好是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惊天地,泣鬼神的死。比如去战场上英勇作战,死在血泊里。
辛的力气虽然大,但是那只白虎也异于一般,凶猛异常。辛的右肩躲得慢了半拍,被那白虎的利爪刮了一下,淡青色的衣衫被撕去一大块。右肩血流如柱。
启一见,急了,跃过来对着虎头就要刺。平常贵族将檀木剑作装饰的玩物,启练的剑法,却可以用来要人的命。
启这一剑方刺出,却见辛挺身挡过来。启一惊,收剑招,剑气划来,把辛冲得一个踉跄。
辛站稳后,喝道:“哥——!你就给我站在那里——!”
启也料不到辛会给那畜牲挡一剑,茫茫然的就站住了。辛便又孤身一人,和白虎纠缠在一起。辛满嘴是血,有自己的,有白虎的。是顾不得讲章法了,咬了白虎的脖子。白虎痛极,叫声震天,辛用双手按住白虎的前肢,用脚踹它。
边打边记挂着启要来帮他,反复叫道:“哥!你千万别帮我!”
又和白虎滚在一起。杀啊,杀啊,杀啊……人与白虎,这二者本来无怨无仇,却分明在殊死的搏斗。以后若是去了战场,也是这样的。
父王说:“好大的力气啊!”
箕子说:“你没有天分啊。”
母后边吃杏子边说:“辛……启的命就不及你。” 是啊,启要接大位,日子便要过得风起云涌了,哪里比得上自己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好。杏子核吐了一地。宫女穿粉色流苏裙,蟋蟋唆唆的跪在旁边,拾起来。
活一百岁太久了。

辛这才心满意足的微笑起来:“哥……我也可以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吧……”

把朝歌山当作了沙场,把一只白虎当作了千军万马。杀得眼睛也红了。一个卑微的人物,做起一场英雄的春秋梦。
以为自己横扫千军,狂放的笑起来。
启不知道辛为何要笑,看着辛,突然打心底里寒凉起来。眼前一幕,恍然是梦一般。又听见辛的笑声,响彻云霄,竟是声声凄厉入骨,哭一般似的。
启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辛。辛其实比自己更像母后。疏眉淡眼。有时候,好像在神游。在王子里不太起眼。人多的时候,静静的,和启两个人的时候,话却很多。母后常说:“启,你的命不如辛。”说话的时候眼睛一亮,神采只是一瞬间,立刻又灭了。
说什么命呢。只偶尔想一下,自己若是接了位,当然要做好大王,和东夷一仗,父王恐怕是打不完了,自己肯定要接着打。但是绝对不让辛去前线。
辛的命就应该比自己好。
正恍惚着,笑声突然没有了,启这才惊醒,见辛被虎尾扫晕在地。
再顾不得别的,抄起木剑狠狠刺去。
那白虎见启刺它,竟躲也不躲,就生生给他刺!
启又刺几剑,那白虎如同中了邪一般,石像一样里在那里。辛搏了命去杀它,它不死,启只刺了两三剑,它竟避也不避的倒下了。
启心里奇怪,想这白虎莫不是给辛打坏了脑袋。边想,边去看辛如何。见他浑身是血,又生气,又心疼,早知道就不该由着他的性子。
细细看了看,还好没有大碍,只是过于疲累和流多了血。辛睁开眼睛,问:“哥……老虎打死了吗?”
启说:“死了。”
辛问:“是我打死的吗?”
启见他心心念念要打死那只老虎,只道他小孩子好胜,于是安慰他:“是你打死的!命也不要了!”
辛这才心满意足的微笑起来:“哥……我也可以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吧……”
启脱下外罩,包住辛,一把把他背起来。匆匆下山。
辛在启背后,又叫:“不好了!”
启以为他担心回去有人看了他的伤,责问他。想告诉他早就想好一个谎,可以敷衍过去。还没说,辛却道:“应该把虎皮剥下来,回去做披风,你一件,我一件。”
启不禁好笑。还在算计着那只白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有仇。

启见老者并无恶意,又见辛那副自豪的样子,便应和道:“是他杀的。”
是他杀的,就让他做一回英雄吧。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山下。山下有朝歌亭,卖凉茶小吃,供过路人休憩。启和辛的马就寄放在朝歌亭里。
彼时朝歌亭稀稀疏疏坐着几个人。有一个老者最为惹人注意。那老者一身平常的灰布衣,却掩不住一股仙风。年龄在六十开外。正端坐在朝歌亭喝茶。
老者看见启和辛过来了,点头微笑起来:“两位是从朝歌山上下来的?”
启点点头。
老者又问:“可听见虎啸?”
启道奇道:“你怎知山上有老虎?”
老者到:“那虎是我的。昨天放它到山上跑跑。”
启和辛皆吃了一惊。暗叫不好,杀了人家的老虎。
老者喝一口茶,缓缓道:“你们二位,谁杀了那只虎啊?”
辛脱口道:“你怎么……”话还没说完,就知道漏了底。赶紧低下头。
启看那老者出尘脱俗,知道他非一般人物,怕他为难杀虎的人,于是道:“是我杀的!我也不是故意的。我赔给你!”
老者细细看了看启,道:“我那白虎乃一神兽,你拿什么赔?”
辛知道哥哥在袒护自己,赶忙道:“老虎是我杀的!我一个人杀的!”
老者呵呵笑起来:“你们也不必害怕。我养那只虎,原就是为了要等人杀它。”
辛道:“那你等到了,就是我杀了那老虎。”
启见老者并无恶意,又见辛那副自豪的样子,便应和道:“是他杀的。”
是他杀的,就让他做一回英雄吧。
那老者点点头道:“原来是你杀的。”
启和辛正欲问个究竟,一转眼,那老者却不见了踪影。

帝乙十七年,乙驾崩。帝辛继位。称纣王。

商,帝乙十四年,五月,云游四海的圣人现身商殷。见得帝乙,于小厅中私谈了两个时辰。
在那两个时辰后,圣人继续浪迹天涯,而帝乙做出了十二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决策。其中有一条:立商,第三子辛为储。
这个消息轰动了朝野。谁也没有料到,启居然落了马,换了辛。
关于这个决定,众说纷纭。然而一干人等,怕多是猎奇。皇室内部,同室操戈,大位之争,转眼一个变数,天下还是天下。站错队的,至多也是不容于天下。即与天下为敌,输了,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启并不知道,是自己的一句话,把江山送给了辛。
启与辛都不知道,神谕早有言:
商子杀白虎者,兴天下;杀白虎不得者,祸天下。
启对辛说:“是你打死的!命也不要了!”
刹那间,命运不知是颠倒,还是还了本原。
帝乙十七年,乙驾崩。帝辛继位。称纣王。

第一个故事完

http://www.xici.net/b15377/d17014002.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5
苏妲己原本是有苏氏的公主,他爹是有苏氏的诸侯王。
“妲”是美丽的意思,应该说,她是艳名远扬的一类。
苏妲己的父亲,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一说是不服管理,具体的谁也不清楚,史书上没说),惹恼了纣王。
当时,纣王的年龄,大约在四十到六十岁之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当然,也知人善任,敢于提拔平民甚至奴隶作为官员,是个厉害的宿将。他一怒之下,倾兵攻打有苏氏。有苏氏不过是一个小部落,哪里能够抵挡,结果就败了。
苏妲己作为战利品之一,被带到了朝歌。
之后的故事,那就是任凭个人发挥了。在攻打了有苏氏之后,纣王就很少再亲自带兵——可以理解为沉迷女色,但也未尝不是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
再后来,时间咻咻咻的过去,转眼到了姬昌父子出场的时候。
在当时,中央里面,有三个人是很厉害的,号称“三公”。他们是九侯、姬昌,还有一个我不记得了……咳,接着说。九侯进献了他的女儿,纣王认为她不够yd,就把她杀了,顺便把他老爹夜剁成了肉酱。西伯侯也被囚禁,另外一个,纣王想办法把他打发出去,到边疆喝风玩儿。
这一件事,并不像史书里记载的那么简单。
第一点,据‘吕氏春秋’记载,纣王和他的兄长是同母所生,但是,他的母亲,生他哥哥的时候,还不算正是老婆,等到生纣王的时候,封了正式老婆。他和他哥,很难说谁是嫡出。纣王二十岁才嗣位,据说那会儿,他老爹死有半年了。那么,他是怎么当上大王的呢?
第二,纣王“好游乐”,在他登极的头十年(!),一直在外打猎,没有召集群臣,商议过国事。但是,并没有人说,他在位初期,政治败坏之类。那么,这十年,是谁在主持国家大事?
第三,根据现在的一本“古代帝王”图书讲,最新考古发现,纣王是他爹的第四个儿子,是幺儿。他本名叫子受徳,后来改名子受辛。
要知道,古代的王子改名,可不想现代人那么简单,基本上,只有最后继承王位的人,才能一直使用皇室的“姓”。像纣王的兄长,就叫箕子。
而纣王的封号,就是“帝辛!”
假如,这个记录是真的的话,最合理的猜想应该是这样:
纣王的爹有四个儿子,老大和老四(就是纣王)是正派老婆生的,剩下两个是杂牌老婆生的。老大是太子。但是,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太子被废了——先秦时,无大错,不易储。而世传,纣王只有两个(或一个)兄弟。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子死掉了。
而他的改名,就应该是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改的。
下面是我的个人猜测:
战争爆发,太子战死,他爹估计也死了,不然不会来不及立太子。这个时候,年纪还比较小的四王子,临危受命,在战争中立下大功,被三公拥立为帝。
但是,因为纣王年纪较小,又没有父兄的庇佑,所以,权力被架空。他终日在外打猎,暗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后来,他发兵讨伐不服从商朝统治的诸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是,因为他提拔奴隶做将领(这在当时非常严重),并且偏爱武将,轻视文官,三公渐渐不能控制他。九侯为了保住位置,把女儿献出来,但是纣王很记仇,还是寻由头杀了他女儿,又雷厉风行,把三公都收拾了。
这个时候,正是苏妲己进宫伊始。在这种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中,很难想象,他还能有精力去发展个人情感。
事实上,苏妲己跟他确实没什么,年龄差距太大了。历史上,纣王并没有杀妻灭子。他的太子武庚,率领殷朝移民,被周分封到偏远的地方。后来,他还煽动姬昌的两个儿子,跟他一块儿造反复国,最后被镇压,三人都被处死。
武王伐纣时,那些文官大都叛逃,但是武将很少,几乎没有,只有一个祖尹,大概是军师一类的人物,看不惯纣的刚愎奢侈,劝了他几句,纣王不听,他就逃走了。
当时,商朝的主力部队,都被蜚蠊(人名)带走,去攻打东夷。因为纣王连年征战,国家变得很富强——这不奇怪,那时候是奴隶社会,仗打得好,就有战俘,就有奴隶。因为人少地多,不愁没地方干活。
武王打过来的时候,纣王匆忙组织了十七万军队——临时动员的,不容易啊。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奴隶。结果,还是败了。
关于此战,史书上有两种说法
1,尚书:伏尸百万,流血飘杵(杵不是橹。杵是农具。这些军队都是老百姓!那个时候,失去了军队的纣王,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强迫百姓去为他打仗,只有一种可能,那些人是自愿的!)
2,史记:周王带甲三千,商兵临阵倒戈。(老实说,这个不大可信十七万对三千,一人吐口唾沫都能淹死他们。仗打胜了,奴隶可以变成平民,但是周朝进来,他们肯定还是奴隶。)
然后,纣王就逃回鹿台,带着他收藏的宝贝,举火自焚。苏妲己也自尽了。
然后,武王就砍下了纣王和苏妲己的脑袋,把挂在旗杆上,凯旋而归。

纣王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已经很坏,商朝已经式微。但是,到了纣王时,他攻打下了东夷,,讨伐不平的诸侯,使商朝实现了中兴。他封奴隶为官员将领,是对当时制度的很大挑战。那年头,奴隶跟牛马一样,死了换一个,主人甚至不愿跟他们说话。但是,纣王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很有可能,纣王本身对奴隶制度并不满意,想要改进,但是改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有大略,却无雄才,最终自尽。
周朝的胜利,并不能说光明。从周以后,每一代,对纣王的污蔑都更深一层。开始时,还直说他为人狂放,不守规矩,后来就开始说他骄奢淫逸,刚愎自用,在后来就成了坏得掉渣。但是,相对而言,越早的史书,对他的评价都越倾向于正面。
韩子“非相”记载,他长得很帅。从历史记录来看,他是个很勇武的人,这相当相当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念。我觉得,苏妲己喜欢他比较有可能,他自己有老婆有孩子,那老婆还八成是患难之交,没必要对一个萝莉有那么大兴趣。苏妲己的事儿,基本上都是周朝人编出来的。她本人并不算坏,就算想坏,她没什么权力,也没地儿使坏。
后来,有人编了一本什么演义(名字忘了,但不是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根据这本什么演义编写的)。直到清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出世,正是奠定了他一大暴君的形象,也写出了苏妲己的蛇蝎女人代表。其实,在不少先秦记载中,苏妲己都没有出场过。
有人说,苏妲己后来嫁给了周公旦,这是假的,是孔融(或者别个小神童,那个我记不清了)和别人开的一个玩笑。
回答者: 子受辛 - 举人 四级 8-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郭沫若考古则言:纣王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对古代中国的领土开拓有其贡献,所谓“纣克东夷”,就是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西周正是乘“纣克东夷”的机会东进灭商的。
而有史书上记载的纣也是个良才美质的人,说他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博闻广见。而且武艺高超,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传说他能倒拖九牛,托梁换柱,深得他父亲的喜爱。

而商纣王统治商朝后,还铸造大量兵器,如用青铜制造的箭镞,精巧而锋利、射程远、杀伤力大,一举击溃了一直对其统治有威胁的东夷部落,把疆土开拓到中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传播了文化。

怎样?????

那是什么原因使纣一步一步被丑化的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政治宣传的需要。“胜者为王败者寇”,当时的周王朝虽然灭了商,但并不是一个大国,他要巩固他的政权,稳定和笼络他的民心,自然需要一些政治手段。

纣王当然不是没一点缺点,而且纣王一把火已经把自己烧死了,把他的这些缺点再搬出来,怎么添油加醋造势一番都关系不大了,灭掉商纣王的西周帝王们,以及其后的御用文人们,根据政治的需要,于是把死去的纣王的事一再编排,终于使他成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2-25
帝辛为帝乙之子,又称“纣”,是殷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史记·卷三》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帝辛勇力过人,反应敏捷,有文武才能。曾多次征伐东夷,获得大量奴隶与财富。但他生活奢侈腐化,横徵暴敛,行为暴虐,不听谏阻,一意孤行,致使微子去之,箕子以为奴,比干谏而死。最后: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周武王长期准备后发兵东进,牧野之战纣王的军队倒戈,他走投无路在鹿台自焚而死。

参考资料:俺们历史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