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传说中的鬼节,晚上不能出门吗?

如题所述

鬼节的禁忌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盂兰节」俗称「鬼节」,为农历七月十五日,相传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道教来说,是日为「中元节」,则为地官赦罪日,佛教则称之为「盂兰节」,传说由农历七月一日起,地府中的游魂野鬼就开始被释放出来,他们可以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节的节期亦就此结束。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鬼节的禁忌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盂兰节」俗称「鬼节」,为农历七月十五日,相传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道教来说,是日为「中元节」,则为地官赦罪日,佛教则称之为「盂兰节」,传说由农历七月一日起,地府中的游魂野鬼就开始被释放出来,他们可以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节的节期亦就此结束。
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
第2个回答  2019-07-24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小时候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七月半鬼门开,这天千万不能到处乱跑,尤其是晚上,因为晚上的时候本就是一天中阴气较重的时候,加上这一天的鬼门关大开,万鬼游街,所以晚上尽量不要出门走动,呆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早点睡觉。
关于中元节的禁忌:晚上尽量不出门,出门不回头,不乱说(忌呼喊他人或自己名字);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忌下水游泳;忌吹口哨;忌将筷子插在碗上;床头忌挂风铃;忌偷吃祭拜的祭品;忌乱踩冥纸。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3
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鬼节夜晚到来之时,是一年之中阳气最弱,而阴气最重的时候。
在这天夜里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本身八字较轻,自身身体状况不是很好,阴气重的人不宜出行。八字轻的人、及身体弱的人,天黑后别出门并枕头下压桃符保平安,使其灵魂躲着自己走,避免出现身体异样及鬼压床等事。
如若必须出门,那么衣兜内放好桃符,路上不要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不要念经文说忌讳的话。如果一定要出去,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在外面逗留。最保险的不要出门,少说话、不熬夜、早点入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