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观的历史,为何一个鲜为人知,一个令人大跌眼镜?

如题所述

面看起来历似乎史枯燥无味,但其实充满了趣味性,为了令大家发现更有意思的历史真相,我特此列举了几件能够让你颠覆三观的历史知识。



一、秦始皇其实只比汉高祖刘邦大三岁

秦始皇横扫六合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而刘邦则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不同朝代的开国皇帝年龄仅相差三岁,这恐怕颠覆了不少人的三观。可事实确实如此,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活了50岁;而刘邦(前256年—前195年),享年62岁。



明明是同一时代的两个人,为何每次提到秦始皇和刘邦,给人的感觉总是两人不属于同一时代?主要原因是秦始皇少年成名,13岁时即王位,之后纵横天下,39岁时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而这个时候的刘邦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街头混混。直到47岁刘邦才起兵反秦,54岁登基称帝,因此两人虽处于同一时代,却没有交集。

二、陈世美确有其人,没有抛弃妻子,而是忠臣

陈世美这个名字妇孺皆知,在戏曲中他是十足的负心汉,做下了很多违背道德人情的糊涂事,而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却是个忠臣,只是遭人污蔑才成为了无耻小人。



陈世美出身于仕官之家,考中功名后在贵州为官,期间有同窗来求他办事,陈世美为官正直多次回绝,于是这名同窗便心生怨恨,决定报复陈世美。这名同窗还真是够狠,他把当时一些升官发财后忘恩负义、抛弃妻子的故事强加于陈世美身上,编成了戏剧《秦香莲》,后来经过戏剧的不断演出,一传十,十传百,陈世美就成为了忘恩负义的小人形象。

三、四岁能让梨的孔融却因不孝而死

孔融我们都知道,他是孔子的后裔,出身名门四岁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他却因为不孝言论而死,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孔融认为,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曾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谁又能想到,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竟然能说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言论,而汉朝向来以“孝”治天下,不孝就是最大的罪名。最后曹操以不孝为由杀了孔融,即灭其身,又诛其名,谁又能想到孔融竟然是因为不孝而死!

我国历史悠久,像这样颠覆三观的事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大家还知道哪些更有趣的历史真相,欢迎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1
大家鲜为人知的是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了三岁,但是我们大家认为他们隔了一个时代,大家大跌眼镜的是刘子业乱伦的一生。
第2个回答  2021-01-01
回答如书:所谓的一个鲜为人知,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鲜活对比,使人感觉上落差很大。其实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繁华,如果事事都很一律平庸,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一,秦始皇与刘邦,其实俩人仅差三岁,按说是同一时代的人,却给人感觉是两个相隔百年的朝代一样。秦始皇13岁登上王位,39岁己经完成一统大业。而刘邦此时还是一个街头混混,到47岁才起兵反秦,54岁登基皇位。二,陈世美确有其人,没有抛妻弃子,而是一位大忠臣。这个名字妇孺皆知,在戏曲文化中,他是十足的负心汉,做了许多坏事。这其实是遭人污蔑才成为了无耻小人。人言可畏到了极点。三,四岁就能尊长尊大而让梨的孔融,家喻户晓,往往的此教育孩子。却不料,长大成人后沦为不孝之人,还说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常做出一些不孝之事。最后被曹操以不孝为由杀了头。反差何其大呀!
第3个回答  2020-12-29
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让人无法想象到的。事情的走向并没有在我们的预计范围之内。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