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教学方法有哪四个方面

如题所述

(一)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场地开放、授课人员开放和教学内容开放。教师可以按照绘本需要安排不同的场地, 如教室、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区或其他开放教学地点。也可以安排家长、教师、专家、作家分享故事, 图书管理员开讲座等,丰富授课人员,给绘本教学带来新意。绘本的教学内容并非只能由作家写,还可以将幼儿的原创作品收集汇编成册,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续编故事情节,设置开放式内容。

(二)拓展式

教师通过结合绘本内容拓展阅读活动,如阅读《泰迪熊的溜冰派对》,可以教幼儿学写请柬,读《小熊不刷牙》,引导幼儿刷牙,通过游戏“一二三 木头人”,巩固《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根据书中内容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如《逃家小兔》等。

(三)参与互动式

“参与互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集团效应,使个体体验成功,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参与互动包括幼幼之间、师幼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和专家、作家与幼儿之间等多维度的互动。教师要鼓励幼儿之间分享图书和读后感,合作创作新书等;注重师幼之间的互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引领家长与幼儿之间互动,提升家长阅读意识,帮助家长选择优质的绘本,并在阅读策略上给予专业建议;支持幼儿与专家、作家互动,让“大手”牵“小手”,使孩子们近距离地和专家、作家交流,激发孩子们阅读和编写绘本的兴趣。

(四)讨论式

教师与幼儿通过讨论引领幼儿阅读新的绘本,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先知经验和好奇心。如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教师可以事先调动幼儿牙疼看牙医的先知经验,并科普鳄鱼的生理特点,然后通过不断地探讨小鳄鱼和牙医各自的心理状态,保持幼儿的求知欲,使得整个阅读维持在活跃的氛围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一、主题引导式
每本绘本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遍布在图画中。如果以这个主题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的话,绘本的人文性将会“随风潜入夜”般的深入人心。以主题为线索引导阅读,可以将图画中散落的珍珠串成串,让主题的光芒四溢!同时学生将会在主题的引导下,体会到“发现”带来的无穷乐趣。因为,阅美慧绘本的主题本身就是在形象有趣的画面中展示出来的。带领孩子去发现这样的画面,当然就是去带领孩子发现幸福的天堂。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阅美慧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通过主题来引导孩子阅读绘本,让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二、表演延伸式
这种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欢的,符合他们好动的年龄特点。绘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身同感受着。适合表演的绘本,让孩子们演演,更能激起情趣。
书是生活的写照。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反之亦可在生活中演绎文本,将文本延伸到真实的生活中。让低段学生在表演中延伸文本,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式。当学生阅读完前半部分的时候,安排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有了生活表演的推波助澜和铺路搭桥,再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用句式说说,孩子们都能情趣盎然地说上来大人与自己之间能做的事,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课堂上生活已悄然融入到文本阅读中了。
三、读写结合式 
这种指导方式的提出,缘于儿童绘本的特质—— 
在内容上: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 
图画故事书里的图画,应具备的条件: 
1.鲜明的视觉像:儿童喜爱鲜明的色彩和形象,对于抽象的、混沌的、因无法理解而不感兴趣。 
2.融合在画中的想象力:画中要有符合儿童心理的想象,想象愈丰富的愈受欢迎。 
3.线条的变化和形状的构成,应有明确的关联:因为儿童的感觉是敏锐的。 
4.象征的、典型的型态:儿童们喜爱以象征的、典型的形式来表现的图画。  
5.诗的笔触:优美的,如同引导你到诗的,典雅的世界里去的感觉。  
6.明朗华丽的色彩:显得热闹而有活力的色彩。  
图画故事书里的文字,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故事性,而且是随着幼儿的年龄所能理解的故事。  
2.图画故事书的文字,必须有自然的、美妙的韵律。  
3.这些叙述故事的文字,可考虑先由成人念给孩子听,而逐渐引向由孩子自己阅读。  
4.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  
阅美慧绘本的特质,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依托绘本阅读,培养学生写话能力,仍以学生为本位,以不牺牲学生兴趣、不增加他们的负担为先决条件,鼓励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创作,要求不限。我在指导写话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抓住文字特色仿创。  
阅美慧绘本的文字简练又富有特色,常安排重复循环有规律的句子。  
2、借助图文描述故事。  
根据图画,结合简练的语言,把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下来,就像看了一本书,把故事讲下来一样。不管孩子的描述流畅与否,我们都发挥了阅读绘本的作用之一——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3、聚焦主题,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培养低段学生表达能力的常用手段。深受学生喜爱的绘本图画,怎能不好好发挥它的魅力呢?学生对绘本图画的喜爱,是愿意表达的情感基础。如何指导看图写话?天马行空,任意表达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是,如果围绕主题,让学生细观画面,下笔表达的话,应该就会有“中心鲜明,主题突出”的效果。
第2个回答  2020-12-18
你是可是可是快递来了发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