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税收审计工作

如题所述

税法要素一般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税法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应注意与“负税人”的区别:负税人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或负担税款的经济主体;而纳税人只是负担税款的法律主体。在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无法转嫁时,纳税人同时又是负税人。纳税人一般是应纳税款的缴纳者,但在某些时候,纳税人并不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而是由代扣代缴人代为缴纳。

  所谓的扣缴义务人,是代扣代缴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规定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额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确定代扣代缴义务人,有利于加强税收的源泉控管,简化征收手续。比如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征税对象,又称课征对象、课税对象、课税客体。是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反映了一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征税对象的分类:商品或劳务、收益额、财产、资源、人身等。征税对象是最基本的要素——决定纳税人;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划分征与不征的界限。

  与课税对象密切相关的税制要素包括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设置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概括法。计税依据(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数)。一般分为从价征税和从量征税。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

 

 3.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累进税率。税率对国家和纳税人都非常重要,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一是即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又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程度(轻重)。

  4.纳税环节,简单地讲就是缴纳税款的环节。商品和劳务从产生到消费,中间要经过许多流转环节,比如商品主要包括生产、销售、消费环节,纳税环节所要解决的就是在征税中应征几道税以及在哪几道环节上征税的问题。

  5.纳税地点。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确定后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

  6.纳税期限。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即多长时间纳一次税。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30天等。二是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即纳税期满后税款多长时间必须入库。

  7.减免税:分为减税和免税。具体形式分为,税基式减免:即通过缩小计税依据方式来实现税收减免。具体应用形式有设起征点、免征额和允许跨期结转等;税率式减免:就是通过降低税率的方式来实现税收的减免;税额式减免:就是通过直接减免税收的方式来实现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额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征率和核定减征额等。

  8.违章处理。违章处理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包括吊销税务登记证,收回税务机关发给的票证、加收滞纳金、罚款。刑事处罚主要是指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