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如何创新发展?

如题所述

——2021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需求稳定增长且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殡葬改革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发展。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火化遗体数和火化率稳定增长。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推动殡葬服务行业发展

自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起,国务院多次完善并修订我国殡葬管理条例。我国殡葬改革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殡仪馆数量连续四年减少

近年来,我国殡葬行业相关机构数量波动较为明显,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据民政部发布的《2019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060个,其中殡仪馆1677个,殡葬管理机构890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431个。其中,自2015年起殡仪馆数量已连续4年减少。

遗体火化率和死亡人数稳定增长

我国把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方划为火葬改革区。各地坚持以推行火葬为殡葬改革的主攻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火葬的普遍开展,促进了火化率的整体提高。

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火化遗体数和火化率稳定增长,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到998万人,其中火化遗体数为522.7万具,遗体火化率为52.4%,较2018年提高2.2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火化遗体数达555.8万具。

注:民政部暂未公布2020年火化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2019年,除2015年略有下降以外,我国死亡人数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998万人。在新冠疫情爆发和老龄化人口增多的影响下,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死亡人数约为1000万人。

殡葬服务行业前景广阔

前瞻根据业务遍布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十余座城市的公墓单位及殡仪服务机构——福寿园公司的墓园销售服务和殡仪服务收益情况计算,2020年平均殡葬费用(包含墓地)为26378元/具。

前瞻以此为基准,利用2014-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测算出我国每具遗体平均殡葬价格,结合我国历年死亡人口数计算,2020年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38亿元。

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前瞻按每年死亡人数1000万计算,假设年均消费支出增长8%,至2026年人均殡葬价格将提升至4.1万元,则2026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14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1
传统殡葬服务的内容主要有殡仪、葬仪工作,及每年一次的清明祭奠服务。实际上,这仅是现代殡葬服务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除了这三项内容外,现代殡葬服务工作还应该包括殡葬的前延性服务和后续性服务。

前延性服务包括各种形式的遗嘱服务、定制个人画像服务、人物雕塑服务、撰写回忆录服务。同时,可创新“生死观教育”,引导人们对人生生死积极的看法,在全社会形成新的生死观,以平常心态讨论和面对死亡问题,推动人们生前规划身后事新风尚的形成。

后续性服务包括遗属倾诉聆听服务、心理疏导服务、新墓碑墓志服务和代理祭扫服务等。
新殡葬服务在做好传统线下服务的同时,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创新开展线上服务。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先进技术,开展B2C、C2C、O2O等物联网商业服务,开展二维码生态葬、互联网祭奠等服务。
葬法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文化的精髓。在我国传统社会里,葬法有很多种形式,如塔葬、火葬、水葬、冰葬、土葬、天葬、树葬、悬棺葬、腹葬、复合葬等。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现代科技的进步,除了这些传统葬法,近年来又兴起了一些诸如冷冻粉碎法、碱液处理法、钻石葬法、太空葬法、海葬、烟花葬法、草坪葬、花葬及壁葬等葬法。这些新葬法相对于传统葬法而言都是创新,都更符合健康环保的理念,殡葬行业与企业应积极探索与这些葬法相应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
由于文化、宗教与民族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地方,每个家庭的殡仪与葬仪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殡葬服务可根据逝者及遗属的不同需求,提供佛教式殡仪葬仪、道教式殡仪葬仪、基督教式殡仪葬仪、伊斯兰教式殡仪葬仪,及逝者与遗属所要求提供的其他各种形式的殡仪葬仪。
传统丧葬服务的工作中心是逝者,主要工作是处理逝者的遗体,而忽视了遗属,忽视了遗属的精神抚慰工作。失去亲人对遗属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痛,而殡葬服务不周易引发纠纷,会给遗属造成精神上的二次伤害。创新遗属精神抚慰服务,可根据逝者及遗属的文化程度、职业情况、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宗教背景、社会阶层状况等,提供精神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
第2个回答  2023-07-19

2023年全球及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据调研机构恒州诚思(YH)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殡葬市场规模约 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 %。

从核心市场看,中国殡葬市场占据全球约 %的市场份额,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且增速高于全球。2022年市场规模约 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开发速度加快,随着新技术和产业政策的双轮驱动,未来中国殡葬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预计到2029年中国殡葬市场将增长至 亿元,2023-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022年美国市场规模为 亿元,同期欧洲为 亿元,预计未来六年,这两地区CAGR分别为 %和 %。

全球市场主要殡葬参与者包括Matthews International、Dignity、StoneMor Partners、InvoCare和Carriage Services等,2022年全球前3大生产商占有大约 %的市场份额。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殡葬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1)全球市场殡葬总体规模,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至2029年。

(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殡葬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数据2018-2022年。

(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头部企业殡葬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数据2018-2022年,包括国际企业及中国本土企业。

(4)全球其他重点国家及地区殡葬规模及需求结构。

(5)殡葬行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

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企业:

Matthews International

Dignity

StoneMor Partners

InvoCare

Carriage Services

Funespana

Fu Shou Yuan International Group

San Holdings

Nirvana Asia

Co-operative Group

上海龙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

至尊园

海湾园

本文重点关注如下国家或地区: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南美市场(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

按产品类型拆分,包含:

殡仪服务

遗体处理

墓地服务

其他

按应用拆分,包含:

家庭

政府

其他

本文正文共10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殡葬定义及分类、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

第2章:全球市场殡葬头部企业,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3章:中国市场殡葬头部企业,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4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

第5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殡葬收入及份额等

第6章:全球不同应用殡葬收入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殡葬市场规模

第8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殡葬需求结构

第9章:全球殡葬头部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殡葬产品、收入及最新动态等

第10章:报告结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