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何处来,到哪里去?

如题所述

世界层次分析

正确认识世界很重要,因为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能更好的适应世界,改造世界和拥有世界。世界是物质的?是意识的?这是个哲学命题,至今还在争论着;世界是系统的,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这是自然科学所揭示的,是科学观,已没人否定了;世界是多层次的,在不同的层次表现出相同或不同的性质,这是个全新的命题,有多种理论,笔者的是一家之言,所叙如下,请君鉴赏。

一,世界的层次

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世界上种种物质形态都是系统,它们是分层的,有结构和层次。我们可以按照它们的质量和空间尺度的大小将非生命世界的物质从总星系,星系,恒星,地球,物体,分子,原子,原子核到层子,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总星系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即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宇宙”,“我们的宇宙”之外显然还有无限的宇宙,至于生物,从宇宙的范围说,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层次,其本身的结构又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

世界以系统的形式存在,是分层次的世界,可在这里,笔者要说的世界层次,不是指上面所讲的世界层次,而另有含义。笔者的发现是,物质世界不仅在物理结构上按质量和空间尺度的大小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而且在基本特征上根据其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也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笔者将它们分成五个层次,从底层到上层依次是环境,实物,生命,人,社会质五个层次。

为什么把世界的物质形态分成这五个层次呢?因为,世界的物质形态尽管无限多样,每种物质形态各有其特殊性,但许多 不同的物质形态在某些基本特征方面又具有相同性和共性,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形态均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物质形态——实物和场。而在实物世界里,生命除了与非生命物质形态同时具有物性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生物活性,因此生命相对于实物来说,就构成了一个层次;而在生命世界里,人类这一认识世界的主体,除了与非人类生物同时具有生命共性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人性;因此,人类相对于生命来说,又构成了一个层次;而在人类社会里,人造物质形态,已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含义,显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因此相对人类说,又构成了一个层次。至于场,迄今,人类已认识到的,有引力场,电磁场,介子场,中微子场,这四种场的存在,源于宇宙间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存在,它们表现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即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世上所有的实物以至实物系统,可以说都是在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作用力下维持存在并不断变化的。由此,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状,而又无所不在的场,处于世界的最基层。

场,其实就是实物存在的无形坏境,而人造物,其被赋予的社会含义就是知识,是人类知识的物化,是知识存在的特殊形态,笔者称之为社会质,由此可见,纷繁复杂,无限多样而统一的世界,按照物质形态的共性与特性关系,可以分为环境,物,生命,人,社会质五个层次。世界就是这五个层次的统一体。

对世界进行分层,并非笔者的创见,古今中外,多种世界层次论已有出现。比如《中庸》将“存有”分为天,天地,人、万物三个层次;董仲舒将“存有”分为元,天,天地,阴阳,五行,人,万物,七个层次。英国著名哲学家波普尔,根据他的突现进化论,把世界分为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客观知识世界三大基本层次。这些世界层次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按照其作者自认为的宇宙生成顺序来划分的,思想虽具深度,显然合理性不足。与之不同,笔者根据物质的共性与特殊性关系,借用数学的集合论方法,对世界进行了全新的分层,完善了世界分层学说,首次将这一世界观变成了科学观。

二,层次的特性

世界是环境,物,生命,人,社会质五个层次的统一体,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共性,它的共性也是后一层次的共性,但对于前一层来说却是特性,那么它们各自的共性或特性是什么呢?

先考察第一层次。环境。什么是环境?环境是围绕某个中心事物,并与该 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如果我们把任何一个事物作为中心事物来考察,那么事物总是互为环境的,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环境而存在的。场是实物的环境,具体实物又有具体环境。大家知道,宇宙间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是确定可分的,某些科学家试图建立超引力大一统模型,将它们归结为一个东西,结果未能办到,但这四种基本作用力可以同时存在并可以同时作用于实物。同样,构成环境的实物,任何一个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也都是确定可分的,此物就是此物,彼物就是彼物,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既是此物又是彼物,同时,互为环境的事物总是相互相容的,为环境所不容的事物是不能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另外,这些存在着的,确定可分的实物,都可以同时共同存在于其所存在的环境中,常说水火不相容,其实水火最相容,一个水分子就是由两个最易燃的氢原子和一个最助燃的氧原子所组成,可以说,只要是存在的就是相容的。分析到这里,我们已不难得出结论,环境及其组成环境的要素是可分的和相容的,独立与相容是世界万物所具有的第一个普遍特征。互为环境的事物独立且相容。环境是世界层次的最基层,它的共性是独立与相容,也是处在它上面的四个层次的共性。

第二层次,物。其共性是平衡。这个层次的共性,对于环境这个层次来说是特性,但对于物这一层之上的三个层次来说,则是共性。所有的实物除了首先具有独立性和相容性之后,接下来的共性就是平衡性。为什么这样说呢?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自然界的物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一种叫平衡结构,例如,晶体,这是一种死的结构,它如果与外界发生物质或能量的交换,产生新陈代谢,其结果就是结构的解体和破坏,也就是由有序到无序,由一种平衡态要转变到另一种平衡态。另一种结构叫耗散结构,例如,生命,是一种活的结构,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保持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其有序状态,并向前进化。耗散结构理论创立,似乎打破了自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以来的关于宇宙命运不祥〈整个宇宙最终归于死寂〉的沉闷,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喜悦,其实生命这一耗散结构的基础仍旧是平衡结构,它必须首先服从物的规律,即由平衡到不平衡,由有序到无序的规律。现实表明,世间并没有永活的生命,生物个体总是要走向死亡的。由此可见,任何实物体,都是平衡体。另外,任何实物都有质量,都受万有引力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都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位置,即能保持自身重心平衡的位置,在平衡中运动,在运动中平衡。正如天体都有相对固定的运行轨道,动物也先得走稳,然后再从事其它活动。

第三层次,生命。生命的共性是需要。生命除了与非生命物质同时具有平衡性之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共性,那就是需要。需要是生命这一层次的共性,但对于处在它下层的物和环境来说则是特性。为什么说它是生命这一层次的共性呢?前面说过,生命是以平衡结构为基础的耗散结构,它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通过新陈代谢才能维持其有序状态,即活的状态,一旦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供应中断到一定程度,新陈代谢就会停止,结构也就解体了。现实正是如此,对于生物来说,有些需要是必需得以满足的,否则只有死亡和痛苦,比如,微生物的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等,食欲、性欲和顺欲是生命的三大基本需要,不吃东西生命个体会死,食是维持生命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不性交就没有后代,性是维持生命种族存在所必需的〈现代科学可让性交多样化〉,顺欲是笔者新创的概念,是指生命个体要求和自我保持一致的欲望,生命不能坚持自己的本质,就不能成就自已,顺是维持生命个性特征所必需的,可见,需要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实现了需要,就是实现了本质,压抑需要就是摧残生命,自我压抑就是自我摧残。为此,生命总是在不断追求生命需要的满足,有的时候,还会为满足需要而采取残忍的手段,相互间也会进行残酷的争斗,可谓需要〈欲望〉之流汹汹!

第四层次,人。人的共性是自觉。人是动物,属于生命,但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又显然高于生命,那么促使人类在从属生命中高于生命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自觉。何为自觉?笔者认为,就是人类能够用有利于自我生存发展的欲望遏制住不利于自我生存发展的欲望。换句话说,就是人类不象其它生命一样,有欲望,有需要,就不顾一切地尽情地实现满足,只知道满足需要,而不知道用是否有利于自我长期更好地满足需要,来衡量需要,从而限制需要,牺牲需要,用一种于已有利需要战胜另一种于已不利的需要。从这一点来看,人性就是自觉性。人类自觉,集中表现在人类为了维护和促进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制定了一系规范。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等,以调整人类的共同活动,并能坚决维持之。

社会规范随着社会发展不断需要扬弃,故人类也为规范的更替作激烈斗争,历史上,斗争的结果,往往是那些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科学合理的规范,最终代替那些只维护少数人利益的,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科学合理的规范,同时,伴随着新规范的确立,新的社会形态也就随之确立。皇帝被推翻,皇帝党〈把国家当作本党的〉地位被破除。

制定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规范,遵循之,维护之,并不断创新之,就是人类自觉。自觉者是人,不自觉者只能是生命,生命被动,为人却是主动的。社会越进步,其规范也就越严密,越科学合理,个人,集体,国家,也就越自觉。

第五层次,社会质。其共性是价值。认识自已所生存的世界,不只是出于人类好奇的天性,更是出于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人类的一项基本任务。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并取得丰硕的认识成果 ,现在有些学者把知识的外延定义得很宽,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知识应只是有价值的认识成果,没有价值的认识成果不能划入知识的范围。什么是价值呢?笔者认为,就是人类需要,并对人类自我完善有益,有帮助。

知识,若从它的载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模糊性知识,即不能被精确表达的知识,载体只能是掌握者自已,即常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这种知识 无法准确传授,故军事家只能在战争中造就,而不能在纸上谈兵中长成。第二层次,是确切性知识。这些知识是可以被精确表述的,完全可以用纸来做载体,一五一十的传授给他人,并能为被传授者掌握。第三层次,是可物化的知识。在确切性知识中,有些知识更确切,如某些科学技术,完全能够按照它的内容制造出实在的物体来。任何人造物体都是知识体,都包含着知识,同理,一个人造物体越复杂,功能越强大,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也就越丰富。

那么,什么是社会质呢?社会质这个概念是本人的发明,它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物化体,比如,货币,股票,职务,职称,学位,版权,楼房,飞机,卫星等等,随着 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类依靠它们,它们也只是对人类才有意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们则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可用来衡量个人的社会化水平,因此笔者称之为社会质。

社会质的共性是价值,对人类有效用。

三,层次之间的关系

世界层次之间关系在这里不是简单地指环境,物,生命,人,社会质五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它们各自共性之间的关系,即独立与相容,平衡,需要,自觉,价值五者之间的关系,这五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模型来表示,笔者称之为地球状层次关系模型。

大家知道,地球是分圈层的,由里到外,固体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所组成,表圈层是地壤---------岩石圈,外面包围着水圈,大气圈,其间夹着个生物圈。所谓地球状层次关系模型,就是说上面五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独立与相容相当于内地核,平衡相当于外地核,是模型的核心圈层,需要相当于地幔,自觉相当于地壳,是模型的中间圈层,价值相当于地球的水圈,大气圈等外部圈层,是模型的外部圈层。世界层次关系模型是地球状五圈层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五个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里到外是硬支持关系,即依存关系,内圈层的存在是外圈层存在的基础,外圈层的存在依赖于内圈层的存在。具体说来,就是价值的存在依赖于自觉的存在,没有自觉就无所谓价值,自觉的存在依赖于需要的存在,没有需要就无所谓自觉,需要的存在依赖于平衡的存在,没有平衡就无所谓需要,平衡的存在依赖于独立与相容的存在,没有独立与相容就无所谓平衡。由外到里是软支持关系,即软维护关系,外圈层的存在对内圈层的存在起保护与加强作用,具体地说,就是价值有利于加强和保护自觉,自觉有利于加强和保护需要,需要有利于加强和保护平衡,平衡有利于加强和保护独立与相容。

任何一个具体的人都必然生存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同时也是作为他物的环境而存在着,他首先必须作为环境而存在,服从环境的共性,然后作为物而存在,服从物的共性,然后作为生命而存在,服从生命的共性,然后再作为人而存在,服从人的共性,最后人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质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载体,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拥有一定的社会质也要服从社会质的共性,由此可见,一个具体的社会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的和多层的人。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笔者想,就在于自我完善,围绕五个层次进行自我完善吧。完善自己个人要作一个自觉的人,完善自己社会要促进社会平等就业、平等言论、平等信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6
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尘归尘,土归土,阿门,阿弥陀佛,上帝与你同在,天使守候,你这个问题问阿拉伯人他会告诉你,天主知道,以上都是感概,问我,我会告诉你,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吃喝得多要上侧所,长大了,女生要嫁人,男生要讨老婆,挂了选择就多了,火葬,有钱,有关系的话,或者政策允许,可能得备fu guang chai,也可能还和搞个风水好的mu di,等等,比如仪式方面啦,后辈们想着谁谁谁上次去他家吃酒还没回礼的啊......。

歌里有首摇滚,里面有句歌词----人的一生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其它的都是麻烦

人生奔麻烦而来,奔麻烦而去,只是麻烦各不相同,麻烦有让人喜的地方也有让人忧的地方,这就是人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05
现在的人,从受精卵发育而成。说到底,他是由宇宙中的一百多种元素组合而成。人死之后,又分解成各种元素,回归到大自然。如果被其他动、植物吸收了,就进入其他的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参与了新的生命循环。物质是永生永存的,它是守恒的。
第3个回答  2009-03-06
来自自然,到自然中去。人体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
第4个回答  2009-03-05
从妈妈肚子里来!老了就到棺材里去啦!噢!不!现在都火化!那时候烧成灰!随风而去啦!嘿嘿嘿!多不容易能来人间一趟呀!好好珍惜这大好时光吧!祝你活的精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