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

如题所述

社恐这个词在近年来是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年轻人之间。他们不敢进行社交,不敢去交朋友,以至于在一起聚会时会出现尴尬的局面,被称为社恐的一代。那么,什么是社恐呢?一个引人关注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90后和00后认为自己有社恐。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对4000多名18-35岁的年轻人进行调研,发现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其中,52.7%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55.6%的人对自身条件不够自信,38.3%的人将社恐归咎于性格内向。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如此害怕社交呢?从医学角度来看,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在需要与人接触交往的场景下,出现与实际处境明显不相称的恐惧害怕,使当事人的表现在当时的处境中显得很突兀,令人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实际交际水平。
社恐的表现有哪些呢?
1.害怕被别人关注,害怕成为焦点。特别害怕众人的目光,哪怕只是一刹那,都会感觉全身不舒服,非常紧张,不知所措。例如,在大学里,我最害怕下课去厕所,后门是关着的,需要从讲台上路过,就感觉有人在看我,走路都不自然了。
2.有着讨好型人格。别人让你帮忙你就帮,不会拒绝别人。总觉的帮助是应该的。有时候甚至委屈自己也要满足别人。害怕与人发生冲突,争吵。
3.恐惧异性,恐惧陌生人。和异性待在一起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紧张,说话结巴,大脑处袭尘于一片空白状态。异性越优秀,这种表现越明显。
4.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出门前反复确定自己的外在形象,有没有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和人相处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且事后会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看当时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5.极其敏感,有一颗玻璃心。注意一些细节,例如网络聊天,对方回消息慢点或者没回,就特别失落,在社交的过程中,总是想对方是不是讨厌我。
6.拖延社交,害怕和别人认识。不喜欢主动认识别人,害怕认识别人,害怕和人交流。深度自卑的心理导致自己不敢和别人社交。
那么,为什么社恐会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呢?
1.遗传因素: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子女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是非社交恐惧症患者子女的3.91倍。也就是说,如果你有社交恐惧,也可以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当然这也是一次你们正视这个问题的机会。
2.生活经历:对于孤独感、缺陷感强,有被虐待经历的个体,社交恐惧症发病率更高。例如,童年期受到身体虐待、情感忽视等,这些经历对社交恐惧症有诱发作用。
3.家庭因素:个人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成长和性格的影响真的很大。就社交恐惧症来说,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关系亲密度、家庭情感表达等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社交关系的态度。
4.性格因素:社交恐惧症与人的性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内向敏感、爱自我批评和否定、易紧张、完美主义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别人的态度,特别是在公众场所,自己心里的焦虑和恐惧感更为明显。
5.手机影响:自从有了手机,好像一切都变了,手机像一座大山格挡住了人,像一堵天然屏障,自然而然的分开了我们的距离,也顺势给我们的不合群找到了借口。
6.提防心变强:随着案例的变多,知识的储备丰富,提防的心理是越来越强了,社交也就变得更为困难,所以对于社交的恐惧也就变得更浓厚了。
那么,如何应对社恐呢?
1.接纳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要厌恶这样的自己。一再怀疑、否认自己,只会让自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2.鼓励自己,勇敢面对:每天可以给自己加把劲,不否定自己,大声地鼓励自己。然后预想各种社交场合,在心里打好腹稿。一步步去练习,去尝试,可以从自己最信任的人开始练习。记住不要逃避社交,逃避,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
3.不要宅在家里,走出去,多运动:一味地躲在家里,只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封闭。推开家门,走出去,学会拥抱这个世界。多多运动,通过运动能够释放压力,舒展身心。
4.放下过多的心理负担:没有人可以讨所有人喜欢,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别人对你不好的看法,并且记住:并没有很多人会关注你。
总之,社恐是因为现今,年轻人缺少实体社交,又不用和陌生人打交道,社交能力就会退化,才会变成社恐的流行病。我们要找到社交与我们之间的一种平衡,找到能让我们舒适的一种状态,走出社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